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大历进士,任郑县尉。后弃官客游燕赵,从戎北方。宪宗闻其诗名,召为秘书少监,官至礼部尚书。
其诗作音律各美,以写士兵久戍思乡知名,常被谱入管弦歌唱。有《李君虞诗集》。《唐才子传》卷4有传。
===============
从军诗序
李益
君虞长始八岁,燕戎乱华。出身二十年,三受末秩;从事
十八载,五在兵间。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自建中初,故
府司空巡行朔野。迨贞元初,又忝今尚书之命,从此出上郡、
五原四五年,荏苒从役。其中虽流落南北,亦多在军戎。凡所
作边塞诸文及书奏余事,同时幕府选辟,多出词人。或因军中
酒酣,或时塞上兵寝,相与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于
慷慨意气,武毅犷厉。本其凉国,则世将之后,乃西州之遗民
与-亦其坎(凛左换土)当世,发愤之所致也。时左补阙卢景亮
见知于文者,令余辑录,遂成五十首赠之。(清张澍编《李尚
书诗集》)
旧唐书本传
李益,肃宗朝宰相揆之族子。登进士第,长为歌诗。贞元
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
供奉歌词。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回
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天下以为歌词。然少
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
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以是久之不调,而流辈皆
居显位。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常与济诗
而有“不上望京楼”之句。宪宗雅闻其名,自河北召还,用为
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
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
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
卒。
诗评十则
唐李益《竹窗闻风早发寄司空曙》诗云:“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
下苔。幸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异闻集·霍小玉传》为
“开帘复动竹”,改一门字,遂失诗意。然此句乃袭乐府《华
山畿》词耳。词云:“夜相思,风吹窗帘动,言是所欢来。”
(宋·吴幵《优古堂诗话》)
大历以后,吾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
舆、李涉、李益耳。(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十九)
“马上相逢久,人中
大历进士,任郑县尉。后弃官客游燕赵,从戎北方。宪宗闻其诗名,召为秘书少监,官至礼部尚书。
其诗作音律各美,以写士兵久戍思乡知名,常被谱入管弦歌唱。有《李君虞诗集》。《唐才子传》卷4有传。
===============
从军诗序
李益
君虞长始八岁,燕戎乱华。出身二十年,三受末秩;从事
十八载,五在兵间。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自建中初,故
府司空巡行朔野。迨贞元初,又忝今尚书之命,从此出上郡、
五原四五年,荏苒从役。其中虽流落南北,亦多在军戎。凡所
作边塞诸文及书奏余事,同时幕府选辟,多出词人。或因军中
酒酣,或时塞上兵寝,相与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于
慷慨意气,武毅犷厉。本其凉国,则世将之后,乃西州之遗民
与-亦其坎(凛左换土)当世,发愤之所致也。时左补阙卢景亮
见知于文者,令余辑录,遂成五十首赠之。(清张澍编《李尚
书诗集》)
旧唐书本传
李益,肃宗朝宰相揆之族子。登进士第,长为歌诗。贞元
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
供奉歌词。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回
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天下以为歌词。然少
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
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以是久之不调,而流辈皆
居显位。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常与济诗
而有“不上望京楼”之句。宪宗雅闻其名,自河北召还,用为
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
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
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
卒。
诗评十则
唐李益《竹窗闻风早发寄司空曙》诗云:“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
下苔。幸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异闻集·霍小玉传》为
“开帘复动竹”,改一门字,遂失诗意。然此句乃袭乐府《华
山畿》词耳。词云:“夜相思,风吹窗帘动,言是所欢来。”
(宋·吴幵《优古堂诗话》)
大历以后,吾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
舆、李涉、李益耳。(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十九)
“马上相逢久,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