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骨支床
【拼音】jī gǔ zhī chuáng
【释义】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成语故事】古代有名的孝子王戎与和峤两人同时丧父母,和峤按照风俗习惯,守孝三年,神气丝毫没有损伤。而王戎则不同,他在父母的灵前搭了一个小棚,整天陪伴父母的灵,十分伤心,而且吃的很少,整个身体变成骨瘦如柴,三年后经很长时间调养才恢复。
【示例】积数日,鸡骨支床,较前尤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寄生》
二、好谋善断
【拼音】hào móu shàn duàn
【出处】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晋·陆机《辨亡论》上
【解释】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勤于思考善于判断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卷土重来
【拼音】juǎn tǔ chóng lái
【典故】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诗
【释义】卷土:人马奔跑时尘土飞卷。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坏人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由于刚愎自用轻敌,在垓下中了韩信的埋伏大败,只好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到乌江边,项羽兵败自杀。杜牧《题乌江亭》感慨项羽的事:“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成语举例】他们要挣扎,他们要变天,他们要卷土重来。 曲波《林海雪原》
四、坚贞不屈
【注音】jiān zhēn bù qū
【出处】坚强而不屈,义也。 《荀子·法行》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后汉书·王龚传》
【解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意志坚定
【成语故事】明朝末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扬州,派明朝降将李遇春去扬州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骂而回。豫亲王多次用书信劝降,也被史可法回书痛骂。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兵俘虏,他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成语示列】而那些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
五、街谈巷议
【注音】jiē tán xiàng yì
【出处】街谈巷议,弹射威否。 汉·张衡《西京赋》
【解释】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民间的舆论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统治阶级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他们霸占良田与民宅,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