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网页转word

(清朝历史)《明夷待访录》——清初进步学者的活动与思...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800字


  黄宗羲黄宗羲(1605 1695)、顾炎武(1613 1682)和王夫之(1619 1692)三人,号称清初三大思想家,代表了清初思想的主流。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被人们称为 梨洲先生 。《明夷待访录》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清初中国最进步的思想结晶。全书21篇,《原君》开头,《奄官》结尾,其中有《原臣》、《原法》、《学校》等篇。 明夷 是《易经》中的一个卦名,意思是 明入地中 ,象征太阳落山的黄昏时刻。太阳是落山了,但西天却红云仍在、光芒犹射,而且明天太阳还会升起。他用 明夷 暗示明朝虽亡,其政尚在,其史长存,其兴可待。 明夷 也代表个人的不幸,但又暗示他的学说还有用,等着人们来采访。
  《明夷待访录》中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君权,透彻地发挥了民主思想。《原君》篇说: 上古时代人民为主、君为客,君是人民的公仆;后世君却为主、人民反倒为客,于是,天下就不得安宁了!君夺天下之时,屠戮生民,离散夫妇,毫不动心,只求一人产业的获得,公然说,我替子孙创万世帝王的大业;得了天下之后,更敲剥天下人民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家庭,供一己的淫乐,又公然讲,这是我产业的花息。这样看来:天下唯一的大害就是君,如果没有君,人民就会各得其安居乐业了。因此,天下人怨恨君是应该的,把君看作寇仇、称为独夫,是合理的! 君是大害,只为自己一姓,臣子们怎么办?《原臣》篇接着说: 臣子们应该为天下人民,不要为君;为亿万姓,而不要为一姓! 因为 天下的治乱,不在一姓的兴亡,而在万民的忧乐。 为了限制君权,黄宗羲又主张立法。《原法》篇说: 如今所谓法者,不过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 ,应该废一家之法、立天下之法,天下之法非常重要, 有治法而后才能有治人 。《学校》篇更公开提出:君认为的 是 ,未必真 是 ;君认为 非 的,未必真 非 ; 是 、 非 应该由人民公议,首先应由学校公议,学校应成为舆论和监督的机关。这一整套反君权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是很大胆、很了不起的。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明夷待访录》,还对社会经济问题,提出了进步的主张。《田制 二》里主张均田(全国田地先按每户五十亩的原则,优先分给农民,剩下的再让地主任意占有)。《财计 一、二》里,则主张废金银、行制钱,并一反世儒 重本抑末 的理论,发出了 工、商都是民生之本 的时代新声,代表了进步工商业者的要求。
  黄宗羲的著作很多,一共有好几十种。《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是中国学术史专著的开端,《明儒学案》还是中国第一部哲学史。
  顾炎武顾炎武,江苏昆山人,时人称之为 亭林先生 。他一心朴实做学问,两袖清风度年华,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书。他不轻信古人,总是博采异说相互比证而求出比较真实可信的说法,这种严谨的学风,使他成为后来的 乾嘉考据学派 的开山大师。他的《音学五书》,一共写了30年,五易其稿,三次手抄,更是清代音韵学的开端。在《日知录》里,他尖锐地反对明儒的夸夸其谈,说他们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 ,导致了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因此,他主张学问要 经世致用 ,文章要 明道、纪政事、察民隐 , 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那些关于怪力乱神的无稽之谈,多写一篇,就是多贻一害!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尽括民生利弊、经济、制度、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实用价值非常大。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最可贵的,还是他的民主思想。他反对君主的专制。他明确地指出: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不行,而应该实行众治。在《日知录》里,他还强调: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者有责焉耳矣。 他又认为:治乱的关键,不在于君主一人,而只在于广大人民的人心和风俗。
  明末清初第三大思想家是王夫之。王夫之是湖南衡阳人,也称 船山先生 。
  王夫之王夫之以惊人的毅力,写了《张子正蒙注》、《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100多种、400多卷的书。王夫之也反对君主专制。《噩梦》开头就说: 土地不是帝王所得而私有。人民生在土地上,用自己的力耕自己的田,土地分明是耕者所有。 《读通鉴论》中还指出:如果不是 以一人疑天下 、 以一人私天下 ,明朝就不会亡,汉族的统治地位就一定会巩固无忧。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和黄宗羲、顾炎武一样,他批判了明代王守仁、宋代陆九渊的 心学 。但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他说得比黄、顾更唯物。他批判了陆、王的 心外无物 ,也批判了程、朱的 理在气先 ,提出 气 (物质)是独立的客观存在,认为 理在气中 ,离开了 气 ,便谈不上 理 ,而且,他还认为:这 气 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根据这种观点,他更驳斥了 五行相克 的说法。他说:金克木,然则水就不能将木渍朽,火就不能将木烧毁么?木克土,可是土也可以腐蚀掉树根!土克水,水不也会滔滔而下,冲垮堤坝么?水克火,然而火不但会把水烧干,而且即使把火置入水中,水也会被炙热成汤哩!火克金,不过,火炀金流,金并没遭到损害呀!所以,五行相克,都是 戏论 , 不是穷究物理之人所应相信的 !再说,把世上一切物资都拿来比拟,更是属于 玩戏之至 ! 天地并不是一块印板,万物并不是从印板上刷出! 由此可见:五行不能尽释复杂的自然万物。 天下的物理无穷,已精而又有其精者,故只有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具体分析,才能使自己的看法不失其正呵!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王夫之的这种看法,可说是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而且,还有一些辩证的观点。他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

《(清朝历史)《明夷待访录》——清初进步学者的活动与思想》添加时间:2025-05-12;更新时间:2025-05-12



    2025-05-12-102313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