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网页转word

(唐朝历史)李渊为什么不把李世民立为太子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700字


  李建成是历史上功劳最大的太子之一,作为太子是绝对合格的。比如在入主长安的时候,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左右手,统帅左路军,阻挡屈突通。在第一次试探性进攻洛阳的时候,与李世民一起领兵,在李世民征讨天下的时候,在关中进行后勤方面的保障,或者防范突厥。
  还有在武德五年年底,剿抚并用,讨平刘黑闼。在后期防范突厥的过程当中,也作为陕西一线的二线总指挥,防范突厥偏师。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其实和造就李世民的原因一样,那就是李渊的缺乏进取心这个特征。作为大一统的开国皇帝,李渊绝对算是最舒服的之一,比他更舒服的,只怕只有那些继承祖宗位置的。
  比如晋武帝或者是秦始皇,或者是篡位的,比如杨坚。作为一个实打实打下天下的帝国,李渊是所有开国皇帝当中最轻松,他统一的速度也是所有帝国当中最快。

易优作文投稿、作文评价系统,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这不是说李渊的能力强过于其他所有的开国君主,而是因为李渊的两个儿子成为大唐帝国的另外两匹马车,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其实历史上最可笑的事情是,李世民的亲信对李世民的忠诚固然史书上桩桩件件记得清楚,比如尉迟恭,段志玄不收太子的贿赂,张亮被抓,宁可受刑,也不吐露李世民的计划。
  事实上,太子的那些下属,虽然有一些中低层的被李世民渗透,但是大多数,尤其是高层,对李建成的忠实程度一直很高。这点从玄武门之变,太子齐王府的反抗就能看出来。
  甚至隋炀帝这个反面典型,在江都宫变之后,虽然自己身死,但是如许善心,独孤盛等,或者是给使营的表现来看,都比大唐上下对于李渊的忠实度更高。
  第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不会允许李渊换太子。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历朝历代,都会对之前朝代的缺点和现象进行反思。比如说,晋武帝司马炎立了那么多王,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看到了曹魏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宗室不强。那么对于唐高祖李渊来说,他从隋朝吸取的教训一共有两条。其中第一条,就是不能轻易的废长立幼。
  虽然从实际上来说,杨广的才华比杨勇更高,但是,废了杨勇,隋朝二世而亡,看到与杨广相似的李世民,李渊只怕不会不这么联想。当然,李渊从北周和隋朝灭亡的教训当中,吸取了第二条经验教训。第二条经验教训就是,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完全解除掉宗室的力量,尤其是自己儿子的力量。
  很多人在网文当中都奇怪,李渊后期对李世民并不好,但是并没有真心想要废了他,甚至还想出过,让他学西汉的梁孝王,自建天子旌旗。理由之一固然是儿时的李世民和李渊的关系比较近。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作为年长十岁的李建成,早已经是独挡一面的唐国公世子,在河东老家,或者其他地方,代替唐国公李渊处理事情。实际上承欢膝下的就是李世民。
  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看到在这个人心不稳的时代,没有强势的宗族,结局会是多么悲惨。北周宣帝杀了以齐王宇文宪为首的宗室明王,结局就是一旦周宣帝有问题,北周就被杨坚篡夺。
  杨坚有五个儿子,但是秦王蜀王汉王分别被废,其他宗室,也被隋文隋炀两代皇帝猜忌,造成的结局就是,天下有变的时候,作为大兴和洛阳这样级别的首都,竟然只能托付给隋炀帝的两个孙子,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来分别镇守,结局就是天下归唐。
  李世民想争太子的位置,天下毕竟仍然姓李,但是杀了李世民,之后又有其他难以预料的问题的时候,那么只怕所有的宗族都会被灭。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第三,李渊对于李世民的防范其实很早。
  李世民实打实有争夺太子之位的野心的具体时间不可考,但是第一次至少从李渊的角度上,发现李世民的野心,并进行警告的就是武德二年的刘文静事件。
  在这件事情当中,至少当时的人认为是涉及到太子之争的,比如当时李建成的老师李纲就对李建成有一些微词。而李渊第一次采取行动限制李世民的权力的就在于东都之战灭双王。
  很多人都把李世民当天策上将,认为是对之前平东都的奖赏。但是,武德四年得胜回朝的时间是在6月,而李世民被加封天策上将的时间却是在10月,这中间四个月的时间,难道李渊都在想着如何加封自己的儿子吗?
  但是如果我们看另一个时间点,那就是武德四年的9月,刘黑闼大破李神通和罗艺的联军。我们就明白这个所谓的天策上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说的阴谋一点,李渊从来就不想给这个儿子进一步的过高封赏,但是刘当时拥有的是窦建德的主力。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
  天策上将是激励李世民出手的砝码。而在刚解决刘黑闼的主力的同月,也就是武德五年的3月,李渊就撤了山东道行台(控制河北),进一步限制李世民。而二平刘黑闼,则换上了李建成。
  至于从杨文干事件之后,李渊正是发现了李世民的手腕,从那个时候开始,李渊就不可能再立李世民为太子

《(唐朝历史)李渊为什么不把李世民立为太子》添加时间:2025-05-12;更新时间:2025-05-12



    2025-05-12-102021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