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历史故事)刘备真打算将皇位让给诸葛亮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历史故事)刘备真打算将皇位让给诸葛亮 到底是怎么回...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千古名章《出师表》流传后世,让人感慨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所谓 士为知己者死 当是如此。
  刘备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贤君忠臣的代表,但是前些日子看《三国志》,有这么一段话让人情不自禁多想了些东西。这段话就是刘备去世之前,对诸葛亮说出的一番话。
  《三国志》: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就这么一段话,真让人思绪翻飞,想出不少情况和可能。
  第一种:刘备是真心让贤。
  刘备能三分天下,建立蜀汉,与魏吴对抗,能外出作战又能安内邦的诸葛亮,是他不可缺少的肱骨之臣。临死之前说的这么一番话,不深想可能就真是让诸葛亮自己看着办。
  如果刘家子孙可以辅佐,那么就拜托了。如果自己儿子真那么没用,要败了自己打下的基业,不如就让诸葛亮接手。
  第二种:有心试探
  刘备可能意识到自己去世之后,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凭借威望和才能,全然有实力和资本篡权夺位。那么不如自己先挑明,试探诸葛亮,逼迫他表明决心,提前预防诸葛亮夺权篡位。
  第三种:刘备的目的不在诸葛亮,而在后世子孙。
  这么多年君臣下来,刘备深知诸葛亮的才能,同样也知道他的人品。自己能开创这么大一份家业,诸葛亮的功劳居首。自己去世后,蜀汉的未来少不了诸葛亮的竭尽心力。但若是后世子孙,因为旁人的谗言而一时昏聩,将诸葛亮给杀了,又该如何是好。
  临死之前说出这么一番话,好叫刘氏子孙和臣子们都看看,诸葛亮之重要性。让继任者有所顾虑,毕竟诸葛亮是被先王认可,亲口说出位置但凭他自取之人。
  第四种:此借易中天先生所言,取的不是位置而是儿子。
  刘备不止刘禅一个继任者,临死之前说出 君可自取 。大概意思是如果你觉得我这个儿子不行,不若就换一个更好的,以延续蜀汉社稷。
  第五种:也许是刘备上位者的手段。
  儒家讲究忠义,所以 士为知己者死 ,所以篡位夺权不是 适者生存 ,而是谋反叛逆。
  刘备临死之前说出那么一番话,也许是上位者笼络人心的手段。他让诸葛亮知道自己对他多么看重,多么信任他,从而激烈诸葛亮为蜀汉奉献,为蜀汉的建设做出最大的努力。
  不管刘备临死之前说出这番话之时,到底想的是什么。至少诸葛亮全了他的忠诚之心,为蜀汉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殚精竭虑而死。最终成全了刘备和诸葛亮二人,三顾茅庐,一心为主的君臣关系

《(历史故事)刘备真打算将皇位让给诸葛亮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添加时间:2025-05-12;更新时间:2025-08-1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