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网页转word

(三国历史)蜀汉帝国是一个巨大的难民营?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700字


  所谓难民,就是逃难之民,即由于自然灾害、战乱、饥荒、瘟疫等原因逃离家园的民众。难民营是指难民集中聚居的地方,可以是政府建立的,也可以是难民自发形成的。难民营这个概念的要素有二:一是纯难民或难民为主体;二是集中居住甚至形成村落或城镇。
  按照我的这个定义,难民营也可以叫移民营。如果难民在安置区定居下来,也就成了移民。
  现在来看看,蜀汉帝国像不像一个难民营。
  刘备于公元217年在汉中称王,算是正式建国。此时蜀国地跨荆、益两州。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关羽丢了 荆州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的时候,蜀国的疆土相当于今天的四川、重庆、滇北(南中)、陕南(汉中),拥有整个长江上游流域,以四川盆地为中心。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成都的西部是东西走向的横断山脉,再往西是青藏高原;西北面是巴颜喀拉山余脉;北面是岷山。汉中的北面是秦岭;滇东北的南面是乌蒙山。整个蜀国的地形,三面环山,一面(东面)向水,像一个撮斗向东倾斜。
  四川盆地的出口是长江三峡,水流湍急,地势险要,是四川盆地狭窄的门户。从地形地势来看,四川盆地活脱脱就是一个囚笼。
  这样的一种地势地形,理论上来说,易守难攻。只要派兵守住北面的几个山隘和东面的长江三峡,便万事大吉。现实是,容易守住的地方,也就是难以出去、难以扩张的地方;挡住了别人的同时,也就困住了自己。
  成都平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又有都江堰的灌溉,沃野千里,自古号称天府之国。在农耕时代,成都平原是个活命过日子的好地方。即使在生活节奏飞快的今天,成都人生活的悠然自得,也是全国大都市中首屈一指,让人想得打喷嚏。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在大动乱的年代,所谓的三战之地、四战之地,往往是那些经济发达地区或政治中心。这个时候,封闭的四川盆地就是 民 道乐土了,肯定会有大量的难民(逃避战乱之民)涌入。
  四川盆地又像一座营垒(不是堡垒,堡垒建于高处),关起门来,自成一家,自成一统。老百姓生活在这样一座营垒里,外面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感觉肯定 很好。统治者生活在这样一座营垒里,会有几分洋洋自得,夜郎自大;同时,与世隔绝,坐井观天,可能会有几分恐惧、沮丧。
  正是统治者的这种内心的自得与沮丧并存,安全感与恐惧感混杂的心态,加上四川盆地的地缘、经济特征,使动乱时期的西南政治和政权独具特色。
  所谓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表征,也就是少见的东西。少见则多怪。自然,大动乱时期四川盆地政治、经济的这种特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就显得有些怪怪的了。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东汉后期,益州政治权力的脱离中央,始于益州牧刘焉。
  刘焉为皇室远支, 少仕州郡,历任洛阳令、冀州刺史、宗正(管理皇族事务的长官)、太常(九卿之一,管祭祀礼仪) 。黄巾动乱后,乘势而起的各地军阀、郡守、豪强权势日重,刘焉上书汉灵帝刘宏,建议改刺史为州牧,遴选清名重臣出任州牧,以加强中央集权。
  东汉王朝的州,并不是行政单位,而是监察单位。每个州设一个刺史部,派驻一名刺史,负责本州的吏治、风纪监察。州牧则是拥有军政大权的地方首脑。理论上讲,州牧们可以拱卫中央 前提是,他们乖乖地听话。表面上看,刘焉的这个建议的确不错。
  刘焉建议设州牧,并非出于公忠体国。这时候,刘焉意料,天下即将大乱,东汉王朝国将不国。刘焉的本意,是想趁机谋个州牧的干干,远离朝廷的政治漩涡而避祸。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


  原先,刘焉是想到交趾(今两广和越南北部)任州牧的。侍中董扶告诉刘焉,益州有天子气。刘焉便心猿意马起来,遂属意于益州这个地方。恰巧益州刺史郤俭横征暴敛,激起民变,被益州黄巾马相攻杀,刘焉也就遂了心愿,顺利地当上了益州牧。
  可以说,刘焉是以难民的身份进入益州的 政治避难。刘焉到任后,把州政府搬到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招降纳叛,广施恩惠,阴谋自立。刘焉杀豪强以立威,镇压反对派,派他情妇的儿子督义司马张鲁进入汉中,断绝通往关中的栈道,杀害中央政府委任的汉中官吏。
  益州形势很快安定下来,刘焉掌握了益州的实际权力。 刘)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余乘。 批准自己享受起皇帝的待遇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w.net
  刘焉赴益州上任时,只带侄子刘瑁同往,三个儿子刘范、刘诞、刘璋都留在皇帝身边。刘焉反志渐露,献帝派刘璋去益州劝诫他的老爸,刘焉将刘璋留在身边,不予遣返。
  公元194年,刘焉阴使刘范串通西凉军阀韩遂、马腾,袭击长安,与郭汜、樊稠战于长平观,韩、马大败,刘范战死,刘诞被杀。议郎庞羲收留刘焉在京城(长安)的孙子,并送到益州。恰好绵竹城失火,刘焉越级享受的一些待遇如车具之类被烧毁殆尽,并殃及百姓。
  刘焉痛失二子,又感天灾报应,将益州牧的治所搬回成都,发背疽(背部的化脓性感染)而亡

《(三国历史)蜀汉帝国是一个巨大的难民营?》添加时间:2025-05-12;更新时间:2025-05-12



    2025-05-12-102334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