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三国历史)“建安七子”之一应玚

(三国历史)“建安七子”之一应玚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学网www.lishi88.cn)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应 [yīng]玚 [yáng](177-217),字德琏,东汉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
  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
  人物简介
  应玚的祖父,伯父,均是当时的儒者,他的父亲应珣,做过司空掾。他的弟弟应璩,字休琏,也是一个文学家。玚初来邺都时,被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又转平侯庶子,后做五官中郎将文学,建安二十二年,死于流疫中。
  玚长于赋,有文赋数十篇,诗很少。代表作《待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一首。音调悲节。曹丕称赞应玚说:“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华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可见他为曹丕所赏识。
  生平
  应扬生于书香世家,长于辞赋,曾被曹操聘为掾属,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诗作不多,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音调悲切,多写离居飘零之感,曹丕说他“和而不壮”。与弟应璩齐名,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徐干、陈琳、刘桢皆卒于疫疾

《(三国历史)“建安七子”之一应玚》添加时间:2025-05-16;更新时间:2025-08-1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