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网页转word

(民国历史)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1927年,冯跟随蒋介石清除共产党,这是冯与中国共产党关系中最黑暗的时期。究其原因,是当时朱锡澄认为冯只是一个初步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政治思想还没有超越旧民主主义的范畴,“政治实践还在革命和改革之间徘徊”。因此,他与中国共产党分裂是合理的。
  沈谦芳认为,革命理论原则上的分歧是冯参加反共高潮的主观原因,而冯同共产党的联合则是一种实际的“联合”。当他认为“联合”的实用性改变不大或威胁到他时,他转向“压制”和“反对”。郭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冯追随蒋介石“清共”的原因。其他学者从冯的阶级性出发,寻找他的反共阶级根源。
  中原大战后,冯逐渐与重新合作。邹蒙贤对冯与第二次合作的依据指出了三点,即:一是冯接受了过去的教训,认为要想找到一条自己的出路,只能与合作;第二,江一直压制着冯;第三,中国共产党积极帮助冯。郭认为,一方面,失去力量地位是冯重新与共产党结合的“催化剂”;另一方面,中日民族矛盾的加剧也促使冯重新加入共产党。朱锡成强调,冯再次与中共合作的主题是抗日。邱全正的文章考察了抗战前三年,冯在察哈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强调了中共在帮助冯方面的作用。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了一场政变。历史学家对政变的动机有很大不同。高德富、张宏祥、薛立顿等人认为,冯政变的主要原因是冯与吴关系恶化。冯的动机“只着眼于推翻某一军阀,而不是从根本上结束军阀统治。”薛立顿和蔡静宜也指出了日本在政变中的作用。鉴有文、陈、、高兴亚之女高敦复等强调“冯政变是在孙中山的直接影响下进行的”,鉴有文还引用11条论据反驳日本在此次政变中起了巨大作用的观点。王、金、赵等人认为,冯发动政变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与吴关系不好和革命思想对冯的影响。张连红通过对冯与孙关系的详细考察,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冯在北京的政变受国民党影响较小。
  关于北京政变的性质,和陈独秀基本上同意冯玉祥的说法,认为这次政变是“资本革命”。经过讨论,国内学者逐渐达成共识。谢本殊认为,“北京政变不能与军阀混战和军阀割据完全混为一谈。”当然,这不是一场革命”,因为“在中国是不可能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更不用说根除封建军阀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王、、赵考察了冯玉祥在这次政变中的思想和行动后,认为冯玉祥的政变既有对国民革命的积极作用,又有对改良主张的软弱和动摇。因此,可以断定这是一场带有民主色彩和改良性质的军事政变。

  ——学作文,学阅读,就来易优作文。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www.euzw.net)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民国历史)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动机是什么》添加时间:2025-05-16;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6-104564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