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民国历史)殷商之变什么意思

(民国历史)殷商之变什么意思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商朝是一个信奉鬼神,巫风炽烈的朝代,事无巨细都爱占卜,除了占卜还喜欢人祭和人殉。在武关村发现商代司母戊鼎的墓中,墓道上就码放了390颗人头。同样,在安阳殷墟宫殿乙二十组宗庙群附近也挖掘出641具骸骨。
  在商代,人殉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场景,就拿修宫殿来说,打地基时,要在宫殿四个墙角各埋一个小孩子,把他们放到杵的下面,安门的时候要在门内门外各埋两个人,上梁时另要杀人,落成时还要杀人。虽然这些被殉葬的人大都是战俘,但这种对鬼神的极端崇拜和对人命的轻贱,是非常蒙昧残忍的。商代青铜器上的龙纹、饕餮纹所呈现出的抽象、怪异的狞美,就反映出统治者的心态,就是要让人们对祭祀产生敬畏心理,利用鬼神信仰维护统治。
  到了西周,虽然人殉现象并没有杜绝,但国家更加重视天地之间的秩序和规律,祭祀的时候也不主张杀人,而是制礼作乐,歌颂文德,通过好的仪式和音乐把大家带入到庄严美好的情境中,达到陶冶和教化国民的目的,这跟我们通过升旗仪式来培养爱国情怀是一样的。这种走和谐、包容、德育路线的礼乐文明相较于商代阴森可怖的鬼神信仰,是迈向文明的一大步。
  礼乐文明吸引和包容了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信念,如此这般,最早在公元前9世纪中后叶,这个人群才慢慢发展为一个民族——汉民族。
  因此,王国维先生评价说:殷周之变是历史未有之。

《(民国历史)殷商之变什么意思》添加时间:2025-05-16;更新时间:2025-08-0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