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世界著名的铜鼓之乡。世界上传世的铜鼓有2400多个,其中中国有1400多个,广西有近1000个。马山壮族鼓历史悠久,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明清时期。它最初的功能是驱鬼和杀鬼,攻击和警告他人,祈求好运。最后,它逐渐演变成壮族人的一种娱乐方式,并流传至今。
马山壮族鼓的主要角色是鼓,辅助角色是锣和钹。鼓声响亮、浑圆而沉重,而钹和锣声非常清脆。通常,击鼓时使用牛皮鼓。这种鼓是用樟树、榕树、枫树等长时间生长的原木制成的,木质坚硬、粗糙,锯成约1.5米长的木块,挖成空心,制成鼓壳,两端用牛皮覆盖,两端用竹条或铁丝拉紧牛皮后晾干。
打鼓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混合鼓、狂欢节鼓、舞龙鼓、扁担鼓、灯笼鼓等等,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小鼓。打鼓时,许多人配合,鼓向四面八方摇动。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麻山壮族俱乐部鼓,与麻山三声部民歌、扁担舞一起,被誉为“麻山三宝”,被申报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南宁市正在做好发掘、保护和开发工作,加强人才培养。
同时,积极组织马山壮族群众参加一系列活动,使这项民族体育活动得以广泛开展。
2002年10月,他参加了广西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并获得二等奖。
后来,他参加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如东南亚旅游和美食节。马山县体育中学也开设专门课程,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人才的培养。今天,有88名学生来到学校参加欢迎圣火的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