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个月左右就要过年了。
对于过年,早已没有了学生时代的激动与向往,当年在徐州上学,天气干燥而寒冷,每天在宿舍和自习室转换阵地。北方是有暖气的,室内比家里要舒服很多。教室里的窗户被蒙上一层白白的雾气,柔和的灯光照亮着每一个角落,安静而温暖。我比较少带水杯,带水杯的多是相拥复习的情侣们。我喜欢靠着暖气片,把手套搁在上面,慢慢地将它烘暖,在离开的时候也不会感到那么寒冷。汪传祥会提前很久知道寒假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便商定好哪天去火车站帮哪些人买票。那是没有实名制没有12306的年代,售票厅门口的队伍早已排到了站前的道路上,排上一两个小时到了窗口,无座是正常,有座定是大喜。然后便是考试,聚餐,离别。宿舍一个一个的挥手告别,拖着硕大的箱子。汪班长和我是大半个老乡,顺路而我只比他多出一站来。那时候不怕七八个小时的颠簸,不怕转车的辛苦,因为知道家里有人等着,朋友们也在家等着。等着一切聚会和娱乐的开始。 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view_17.html>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昨天跟老大网上聊天,问他今年春节怎么安排,问怀孕了半年的大嫂现在吐好点没,能不能坐车颠簸。老大说那实在不行今年可能就在嘉兴的新房过年吧。后聊到老二,我说老二房子年前应该可以进屋了,他好像也蛮想在武汉过年的。老大似乎愣了一下,说:“他也不回家么?那我得要回去了••••••”
“没事啊,到时让二老到你们随便哪边过年就是了,奶奶坐不得车,过年接到我家来一样的”我说。
“不是那意思,过完年还要拜年呢••••••”
拜年,有那么重要么?现在不都是父母随子女往城市里过渡么?
拜年,对我来说概念很模糊了。记忆中无非是提着些烟酒糕点到亲戚家、邻居家、老师家进行一种节日性拜访,用红色塑料袋载着情谊,穿梭在四处余留的炮竹香味里。拜年一般在主人家停留不久,可能只抿上几口茶水,或是从桌货里随便抓一点糖果瓜子便急于告辞。主人家挽留吃饭,客人要么以还有其他家要去要么就是家里也有客人前来为由,总之匆匆忙忙。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我家每年的春节有点特殊:初一姑姑家全部上我家来,一待便是一天,饭后他们在饭桌上砌好发财白板幺鸡,乒乒乓乓到晚上撤掉台布吃晚饭,饭后继续。前几年家里买了个烘脚的矮方形取暖器,他们打牌时就派上了用场,八只脚在里边好不老实,又冷又烫,手忙脚乱,却还各自神情严肃,小心谨慎。后面初二初三初四,分别安排在大姑家、小姑家、乡下的外婆家各自一天。除了在乡下,节目表基本参照初一的流程。在县城里我可能陪表妹们看看电视,到附近公园走走,也想不出更好玩的地方。去了乡下,几个纯汉子聚在一起,居然也能迸溅出火花。老大在嘉兴、老二在武汉、老四在江阴、老五还在武汉读高三,平时都为各自的生活所累,也难得见面,每年节日回家聚在一起也不过几天。我们喜欢在楼上中间的书房里围坐,也喜欢结伴散漫在被冻得结实的田埂上,相比与我们表达的方式,外婆总是在厨房或是角落的火桶上蜷坐着,看着一堂子的人,就感到那么的快乐。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其实我知道在几十公里外的大山里(黄镇),还有父亲的姑姑和叔叔。我出生在大山里,小学一年级便转到了县城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后来最近距离的接触故乡只因我的初恋就是那里的人。山路崎岖特别不好走,每年都是父亲自己骑车去山里给长辈们拜年,我有几次想回去看看,父亲却总以路不好不安全推搪。
外公生前朋友亲戚不少,那时每天上门拜年的总是络绎不绝。外公也是知恩之人,知道各家的交情深厚,大年初一开始,大舅就带着两个儿子上各亲戚朋友家拜年,因为要去的人家太多,除了会在特别亲近的亲戚家吃个饭,其他家基本停留不了一会就得赶去下一家。
二十多年,年年如此。外公过世后,大舅也已是60岁左右的小老头了。他每年都一如既往地去拜访对老查家有恩有情的亲戚朋友。老大和老二为了分担大舅的辛苦,他们各自承担更多,在短暂的假期中没有休息,赶回家来只是为了一种延续。
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我跟老大说:“那些亲戚朋友过些年估计都不相识了,一代人又是一代人,还能坚持多久?“
老大说:“父母还健在,礼义也断不了,到了我们这一代不操心不行啊!”
我是幸福的,没有繁冗的拜年使命,也不必穿梭在寒冷的风中。可大舅一家的拜年情怀,从记忆的初始就刻在我心里,受之激励,为之盈眶。
2013年11月27日于合肥
——作文培训,阅读写作培训,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关键词:散文随笔作文,散文随笔作文模板,散文随笔阅读,易优语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