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 诗歌散文
网页转word

(散文随笔)焉支山秋意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300字

(散文随笔)焉支山秋意

  “亡我祁连山,使我牲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就是这一曲悲歌使焉支山名垂青史,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首流传千古的匈奴绝唱,总会让我联想“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情怀,有种被岁月尘封深处的闪烁迷离。一个强悍的民族,没有自己文字的匈奴人,用自己杜鹃啼血般的语言唱出了心中的哀痛,对生命的怜惜,对美的留恋。我们谁也没有听过这首古歌的乐曲是如何凄怆哀伤,如何悲痛绝望,只有透过短短的四行诗句,以哀婉的眼神目送那个游牧民族逐渐消逝在云烟深处。历史远去,山水犹在,“十一”长假,秋高气爽,是看山看水的好时机,我趁此去探访这个散发独特魅力的风景胜地。
  早上九点从金昌出发,一路西行,中午十二点多到达焉支山。远远望去峰峦叠嶂,松林密布,虽然已秋意渐浓,依旧呈现一片葱郁茂密,松林层层碧波,灌木红黄相见,如展开的一幅重彩画,在黄沙戈壁中见到这样的景致,也不由得使人神清气爽。山下一块大石书写着“国博故里——焉支山”,真实地踏上这块土地,似乎匈奴的野性和强悍也感染了我,顿觉精神大振,看着满山绚丽的色彩,蓝得清透的天空,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焉支山位于甘肃张掖山丹县东南50多公里处,东西绵延100多公里,南北横跨20多公里,山坡上松柏常青,水丰草美。山中冬温夏凉,气候湿润,特别适合于畜牧。西汉初年,匈奴游荡至此便扎下根来长期驻牧图谋发展。焉支山中盛产的大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入药,所以焉支山又被大黄山;焉支山中还生长着一种红蓝花,采其花朵捣碎滤汁,做胭脂或染料使用,又称胭脂山、燕支山。隋大业5年(609年),隋炀帝西行,登此山召见西域27国使臣,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万国博览会”。这里日均气温20.3℃,气候凉爽湿润,景色秀丽迷人,有"小黄山"之称,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森林公园。
  秋日下的焉支山,显得宁静而安详,红、黄、绿渐变的植被使整座山有着成熟的气度。越往山上走,景色不断变换,不断给人惊喜,一会是翠绿遮天的松林,一会是清泉溪流的峡谷。拾级而上,两边是古木参天,松涛阵阵,虽是艳阳天,却只看到透过树梢落下的斑驳光影,空气凉爽而清新,这里植被保存完好,是天然的氧吧,踩着细碎的阳光,漫步在幽静的原始森林,顿觉尘埃渐远、身心空灵。正沉醉中恍惚间似有佛音时断时续,果然转过山角就见一处庙宇“钟山寺”,掩映在林海松涛之间,果然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登高望远,层峦叠嶂,或植被簇拥,或裸露山石,错落有致,视野所及不觉缺失也不觉多余,一切都显得异常惬意。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不觉落日西倾,我们决定选择视野开阔的大路下山,左边是苍翠的松柏,右边是泛黄的草甸,抬眼不远处的一丛丛火红又不时召唤着你,红红的灌木上挂着诱人的果实,红得绚丽,红得恣意,从没见过从此大胆得宣泄,也会让人心生爱怜,我一路循着这片灌木走过去,心里反倒宁静而温暖。有时候你不得不敬佩大自然的神奇,如此张扬的颜色被秋高气爽所承纳,就有一种倾心的美,让你不忍离去。脚下的草变得金黄,零星还有落花的痕迹,草长及膝,夕阳洒下,更有光晕笼罩,如醉如痴,我徜徉其中,忘了归途。
  无论是隋炀帝被朝拜的辉煌、霍去病金戈铁马的威武还是单于阏氏的悲鸣,都已随岁月远去归于尘土,只有这片土地依旧生生不息,繁衍着代代生命。焉支山上盛开的红蓝花,依旧为坚硬荒凉的西部增添着柔美,弥漫着一季一季的芬芳。秋日的焉支山,是浪漫的、写意的,充满了勃勃生机和丝丝幻想。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我爱这秋意里弥漫淡淡忧伤,又笼着淡淡暖意的焉支山!
  ——作文培训,阅读写作培训,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散文随笔)焉支山秋意》添加时间:2025-05-22;更新时间:2025-05-22



    2025-05-22-116059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