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八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药品为何“马甲”多”阅读试题及答案

“药品为何“马甲”多”阅读试题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600字

“药品为何“马甲”多”阅读试题及答案


药品为何“马甲”多

郭兴

按照国际惯例,一种药品通常有三种名字: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当然,中国国家药物管理局对此也有具体的规定,即药品的化学名和通用名由国家药典和药品管理部门制定,但商品名由厂家制定。正由于这后一项规定,给许多药品的改名和多名创造了条件。

在我国,近几年具有多种名称的有200多种常用药品。所有这些具有多种名称的药都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包装或个别成分改变,疗效更是一致。名字最多的一种药是罗红霉素,它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是,罗红霉素却有40多种名称;预防和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也有21个名字。

为何有人热衷于为药品起多种名称?用句俗话说就是,指望换了马甲别人就认不出来,这样药品生产和营销者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提价,从而获取高额利润。阿司匹林,原来一片3分钱,改名为巴米尔后,一片卖到了0.63元,价格是原来的21倍;扑尔敏,以前一片3分钱,改名为息斯敏后,一片为0.99元,价格上升为以前的33倍。

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高兴的是厂商、经销者和医疗行业,可痛苦的是普通公众。他们不仅要付出比以往高出几十倍的钱来买药治病,而且常常为这些不同名称的同一种药犯糊涂,因而会产生更多的隐患,如多吃药、吃错药,这会对患者雪上加霜。

制药和医疗行业暴利之后,该行业的人也会深受其害。最大的隐患是,医生给病人开具的两种或多种不同名称的药品可能就是同一种或同一类药品,结果自然是让患者重复用药,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引发不良后果。

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还有人文和经济方面的隐患。比如,阿司匹林换成巴米尔之后。就一笔勾销了它作为一种科学发明对人类产生的无以估价的贡献,以及这种贡献所蕴藏的文明史和人文价值。1899年德国拜尔药厂的化学家费尼克斯•霍夫曼发明了乙酰水杨酸,这就是阿司匹林。而阿司匹林则是根据德文乙酰水杨酸的缩写而命名。因而这是一段应当遵守、敬仰和值得缅怀的历史,更是对原创和知识产权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把约定俗成的阿司匹林改为巴米尔还可能会受到外国追究知识产权的诉讼。

把阿司匹林换成巴米尔也会降低这一药物的声誉和销售,直接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说阿司匹林,消费者会如同相信同仁堂、全聚德、狗不理、泸州老窖一样信赖它、使用它。由于怀疑巴米尔的价值和价格,人们当然会少用或弃之不用,这对阿司匹林的生产者、经销者和公众来说又是双输。

所以,一药多名,危害不浅。现在,中国卫生主管部门已经表示要彻底整顿一药多名的现象,而且要求医生今后

《“药品为何“马甲”多”阅读试题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0;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0-21990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