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八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梅尧臣《鲁山山行》阅读理解及答案

梅尧臣《鲁山山行》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梅尧臣《鲁山山行》阅读理解及答案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4.颔联中的“迷”字极为传神,它与诗中的“ ”字相呼应。(2分)

15.对作品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颔联中的“好峰”,“峰”即是指“千山高复低”,“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与“适与野情惬”契合。 B.颈联两句是互文见义,描写了“山行”所见动景,更衬托了环境的幽静,而“熊升树”、“鹿饮溪”并非亲眼所见。 C.从章法上看,颈联不仅紧承上句的“幽”和“独”而来,而且对首句“适与野情惬”作了充分的表现。 D.尾联和杜牧的《山行》中“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景不同。杜诗中的“人家”是眼中所见,而梅诗中的“人家”则并非亲眼所见。 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优秀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16.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在写作上所运用的主要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4-16题。(8分) 14.(2分)改 15.(3分)B 16.(3分)主要运用了动中有静的写作手法。山林空荡,熊在爬树,鹿在饮水,构成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非常幽静的境界,尤其“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或虚实结合的写法,意近即可)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苏州少儿书法培训,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梅尧臣《鲁山山行》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0;更新时间:2025-05-05



    2024-09-20-21120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