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
①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截至3月14日下午,当地有190名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最高时辐射达到1015微西弗/小时。一时间人人谈“核”色变。那么,什么是核辐射?对核辐射,我们该“何”去“何”从?
②核辐射就是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包括携带很高能量的质子、中子、氦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等。放射性元素会不断地发生衰变反应,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并放出辐射,原子质量比较大的放射性元素也会发生裂变反应(核电站或原子弹)放出中子或其他射线,较轻的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聚变反应放出中子或者质子射线,而高能宇宙辐射在大气里面也会产生大量的次级辐射。
③其实,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受到各种核辐射。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三种射线里面,alpha和beta这两种射线在空气里面传播的距离都比较短,不近距离接触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防辐射服”和普通的衣物对于人体外部的这两类射线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里面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比如空气里面有一定的碳14,地下水和土壤里含有微量的氡等等。所以实际上,我们体内就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给我们带来从内到外的核辐射。更不用提穿透性很强gamma射线,还有从天而降的高能宇宙辐射在大气里产生的大量次级辐射,人们受到的这部分核辐射一般称为天然辐射或自然辐射,所谓的“防辐射服”并不能防范这些辐射,完全隔绝这些辐射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④放射性物质在衰变时会释放离子辐射,这种辐射可以对人体内部化学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它会打断人体组织的各种原子和分子间的化学键,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我们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
⑤辐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碘元素,而碘元素在甲状腺中的含量特别高。白俄罗斯戈梅利地区的儿童甲状腺癌的比率,在核事故发生后上升了200倍;某些地区甚至上升了2000倍。此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