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在水底的豆子周莹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个很浮躁的人。凡事在他眼中,说得头头是道,轮到付出行动时,他就落后了。
高三那年,他告诉父亲说自己非复旦大学不上,您就等着吧。父亲疑惑地问他:“你有这么大的把握?成绩如何?” 他信誓旦旦地向父亲许诺,您要相信自己儿子才对。于是,父亲不再说什么。父亲知道他的成绩考复旦,问题不是很大。
整个高三期间,父亲忙着自己的小生意,没有过多的精力专门照顾他,只一门心思给他攒钱。没想到,高考过后,他却落榜了。他的分数,勉强够二本。这个意外,让他措手不及。
父亲没有过多的批评他。而他自己,却痛苦地恨不得撕开自己的心脏。他在家躺了三天,愧疚像蛇一样纠缠着他,撕咬着他,折磨着他。
三天后,他自己起床告诉他父亲说想出去打工,体验生活。母亲胆怯地问:“你可是什么都不会?……”。他一脸严肃地说:“我出去学习,可以吗?您总是不相信我!”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母亲心疼地眼泪直掉,父亲安慰母亲说,没事的,鹰总是要学会自己飞翔的嘛!任他去吧。母亲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默默叹息的份儿。
三天后,他回家倒头就睡。母亲问他怎么了?他说在酒店端盘子,因为打碎了一个酒杯,被老板骂了一顿。赌气,就回来了。第二天,他一大早就出门了。四天后回来,长吁短叹。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在工地搬砖,工头批评他弯不下腰,不是干活的料。说完,他眼泪汪汪地望着父亲。
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出了三颗芸豆,丢进盛满水的玻璃杯子里,就出去了。他看着三颗漂浮在水上来回转动着的芸豆,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母亲看着沮丧的他,想要说一声不要打工了,哪怕是二本,也去上吧。毕竟是在读书。母亲还没有来得及张口,他就站起来冲出了门外。
他在母亲的担忧中,再次离开温暖的家,出去“闯荡”。晚饭后,他回来了。一身灰尘,一身疲惫。
父亲没有嘘寒问暖,只是喊他过来看杯子内的芸豆。他走近一看,三颗芸豆有一颗沉在水底,两颗飘在水上。他不知所以然。父亲含沙射影地问他:“你看看,这三颗芸豆,哪颗能够发芽结果?”
他被父亲问得莫名其妙,心里直犯嘀咕:“我怎么知道哪颗豆子会发芽结果呢?”
父亲也不恼火,只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把芸豆种在花盆里试试就知道了。”说完,父亲就从墙角搬出三个花盆,装上泥土,然后指着水中的芸豆,让他看看有什么不同。他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门道,只好把头摇得像波浪鼓。
父亲指着三颗芸豆让他看:“沉在水底的那颗芸豆,你看到了什么?”他想了想说:“看到那些水珠像泡泡一样围住豆皮。看样子,芸豆在吸收水分?”沉着脸的父亲,嘴角微微一翘,故意发出疑问:“豆子吸收水分是为了干啥呢?”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豆子沉在水底,用心地吸收着水分,为被埋进土壤的那一天积蓄力量。飘在水上的豆子,只是表皮吸收了一层水分,里面并没有吸收到,一旦埋进土里,遇到干旱,就会因为缺乏水分而不能发芽,最终会烂掉。沉在水底的豆子,安静地积蓄着力量,为的就是发芽的那一天,迎来一个灿烂的朝阳。”
父亲说完,就把三颗豆子分别种在花盆里,并做了三种不同的记号,尤其是沉在水中的那颗豆子,父亲还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