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八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螺川早发”阅读试题及答案

“螺川早发”阅读试题及答案


来源:易优悦读  纠错
2024-09-20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苏州小学语文培训,苏州中考语文培训
“螺川早发”阅读试题及答案


螺川早发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

8.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

9.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5分)

参考答案:

8.①“孤亭”形象地勾画出螺山之形,补写了螺川近看似螺,远看似亭的山势特点。

②将螺山人格化,通过写螺山的孤独来写诗人的离情,更能突出诗人的孤寂情感。

③“亭”能令人联想到送别的长亭短亭,形象地写出了螺山为诗人送行之意及诗人对螺山的依恋之情。 (6分) 苏州易优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家长信赖,学生喜欢。 hTtps://wWw.euzW.net

9.示例: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早行的孤寂之情以及对螺山的依恋之情融入“月”“秋山”“残星”“孤亭”等意象中,使得诗歌的情感真挚而感人。

②虚实相生。如颔联写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乡流入另一个梦乡,那划动的短棹似乎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江水、木桨都是摸得着的实体,梦境、星影却是空幻的、浮动的,虚实相生,扩大了诗歌的意境,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5分)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小学语文题库,初中语文题库,高中语文题库
苏州八年级语文阅读作文培训、苏州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就找易优吴老师,20余年培训经验,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升应试技巧。苏州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