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八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干将莫邪练习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干将莫邪练习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700字

干将莫邪练习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干将莫邪

一、整体感知

《干将莫邪》节选自干宝的《搜神记》,是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小说,情节曲折多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文章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二、字词积累

1、生字

干将莫邪(gān)(jiāng)(yé) 自刎(wěn) 汤镬(huo) 踔(chuō)

2、一词多义

┏ 年乃成 (才,副词)

乃┫ 问其母乃曰(于是,就,副词)

┗ 此乃勇士头也(是,动词)

┏ 于是即将雌剑见楚王(就,副词)

即┫

┗ 王即购之千金(立刻、马上,副词)

┏ 汝若生子是男(孩子,名词)

子┫

┗ 子年少(你,代词)

┏ 欲杀之(指铸剑者,代词)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之┫ 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的,助词)

┗ 哭之甚悲 (得,助词)

┏ 汝若生子是男(判断词)

是┫

┗ 是必烂也(这样,代词)

3、古今异义

比后壮(比:及,等到。今义常用于“对比”、“比照”等义。)

客以剑拟王(拟:比划,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今常用于“设计”、“模仿”、“猜测”等义。)

三、篇章透视

1、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起因铸剑被杀。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寻剑报仇。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故事的结局,侠客刺王。

2、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干将莫邪儿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愚蠢,反映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无比蔑视和刻骨仇恨,歌颂了他们坚忍无畏的斗争精神和强大的反抗力量。 作文批改系统,易优作文批改、作文点评、作文打分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3、写作特色:本文故事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层次清楚,注意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富有现实性。

四、句段赏析

从“赤”的报仇来看,“赤”有何特点?

“赤”得知父亲被楚王所杀,立即寻剑报仇,可以看出赤的“孝”,在报仇的过程中,表现出刚烈的特征,如:当赤得知客欲为自己报仇时,“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特别是“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表明他对楚王强烈的蔑视和刻骨的仇恨心理。

五、难点突破

这篇奇怪小说情节奇,具体说说情节和人物奇在什么地方?

情节故事的开端奇:一是剑奇,三年始成,且有雌雄;二是遗嘱奇,松生石上,似乎让人费解,却隐含深意。干将希望遗腹子报仇的愿望能否实现,又是一个悬念,吸引人急切地读下去,引人入胜。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离奇曲折,问父“所在”,为一折;寻剑得剑,为二折;楚王追杀,为三折;行歌深山,为四折;遇客重托,为五折。

故事的高潮更为奇:煮头“三日三夕不料”,一旦楚王“随入汤中”,三首俱烂,在这离奇的情节中,赤的大仇得报。

人物奇:客:与赤素不相识,愿以自己的生命为赤报仇,除了说明楚王的残暴无道外,也体现了客的“侠义”。赤:面对陌生人愿为自己报仇,毫不犹豫地自刎,双手捧头及剑奉客,“立僵”,听到客的承诺后“乃仆”,“煮头三日三夕不料”,还“踔出汤中,踬目大怒”,正是这样的“奇景”,才引得楚王“临之”,而使客能杀掉楚王,报了大仇。

自主学习检测 · 课堂随练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w.net

1.请注意下列加点字在本文中的读音。

干将莫邪( )( )( ) 重身当产( ) 夫语妻( ) 使相之 ( )

自刎( ) 立僵 ( ) 汤镬 ( ) 踔( ) 踬目 ( ) 堕(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三年乃成 ( ) 比后壮( ) 使相之 ( ) 儿闻之,亡去( )

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 夫语妻( ) 言欲报仇( )

王头随堕汤中( )( ) 愿王自往临视之( ) 购之千金( )

二、阅读题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

①出户望南山,松生( )石上。 ②于是( )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③王大怒,使( )相之。 ④王即购之( )千金。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出,踬目大怒

② 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能力拓展延伸

阅读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

1.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两段的段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共可递相担,何如? ( ) (2)卿太重,将非鬼也?( )

(3)如是再三 ( ) (4)惟不喜人唾 ( )

(5)道遇水( ) (6)索下,不复听之( )

(7)何以有声?( )

3.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恐其变化,唾之

译:

(2)鬼言:“步行太迟,可供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

译:

4.面对鬼的多疑,宋定伯是怎样巧妙回答的:

(1)

(2)

5.宋定伯机智地从鬼的嘴里知制服鬼的决窍,这个诀窍是:

中考链接(链接

1、C 2、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 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大意相近即可) 4、年纪大;事务多。(意思正确即可) 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干将莫邪练习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0;更新时间:2025-06-09



    2024-09-20-21842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