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八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阿里山纪行》练习题答案

《阿里山纪行》练习题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800字

《阿里山纪行》练习题答案


《阿里山纪行》

(一)(13分)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1)文中方框中应加入的动词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3分) (2)“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阿里山是台湾的一个部分。 B.要到台湾必须先到阿里山。 C.阿里山是台湾的代表和象征。 D.不到阿里山,没人承认你到过台湾。 (3)这一段写森林小火车以及森林火车站,主要突出了____的特点。(2分) (4)这一段文字简略描写了上山途中所见的景物是 ____和 __。(2分) (5)“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主要是从____ 角度写景;“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主要是从______角度描写了,这两句描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4分) (二)(6分)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1)这一段运用“__”和“_”这两个比喻来写潭水的_____和林区的____。(4分)

(2)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_____,这是一种____的手法。(2分)

(三)(7分)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3分)作者连用三个_____,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____反衬__ 。 (2)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2分)作者采用______手法,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的文字,强调林区_______。

(3)这一段文字以有声反衬______,营造一个“静谧的世界”,收到了“________”(填一诗句)的艺术境界。(2分)

(四)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整个游程”是指___。(1分)

(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意思,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为什么(3分)

(4作者在整个游程并没有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3分)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答案(一)(1)穿、漫、溢 (2)C (3)古朴 (4)林海、云雾 (5)视觉;触觉;山下山上温差极大,突出阿里山非常高大。(二)(1)明镜 水墨画 清澈透亮 迷人风光(2)由衷的赞美之情 融情于景 (三)(1)比喻 声(有声)静(无声)(2)反复 宁静(3)无声 此地无声胜有声 (四)(1)这一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

《《阿里山纪行》练习题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0;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0-21799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