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新闻》
一、基础知识积累:
翱翔 抛锚 溅落 混播 音响
呼啸 硕大 笛声 搜索 遥测
沉寂 雀跃 悫 参数 测量
海域 盘旋 顷刻 轨道 瞬间
铎 鲸鱼 火焰 舰艇 瞄准
轮机 荧光屏 停泊 扶摇直上 从容不迫
二、背景介绍:
代初,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以“长征”系列火箭为主的火箭发射,震撼了全中国人民的心。限于当时国内生活条件的制约,电视还未能在家家户户普及,所以录音报道这一火箭发射的盛况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让更多的人清晰、形象地了解这一过程,电台作了较大规模的实况录音报道,在报道中,现场的声音、解说员的解说、现场观众的欢呼聚为一体,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氛围,让听众如同身临其境。
这是一篇录音广播稿,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比一般的广播稿能更全面、更具体生动地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要注意,课文中,括号里的内容就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
三、课文简析:
全文共16段(括号里面的录音内容不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阅读:
第一部分(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第一自然段交代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在广播时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
第二到第四段写火箭发射前的准备。
首先是海域情况:“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不仅写出了发射海域之美,衬托了人们的心情,也从侧面说明了发射时间和地点的精心选择。
紧接着是“一小时准备”。括号里面的录音内容真实地传达出指挥所下达命令的实况,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现场的气氛。之后,对发射船队进入发射海域进行描写。执行警戒任务的舰艇、气象船、防护船,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直升机,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接着,“标志着火箭出水点的红色亮点”出现,这是火箭发射进入“两分钟准备”的一个命令性的标志。接到这个“命令”之后,一切跟踪机器全部打开。同学们在理解这一部分内容时,要知道这并不是作者亲眼所见,而只是自己的知识和了解。
第五到第七段写火箭的发射。
先写了发射舱的情况,十分简单地描写了操作手准备发射的神情和发射的动作。“沉着冷静”“果断”都表现了他的熟练和有信心。“操作音响”和发射的“巨响”使人们如在现场。然后描写火箭刚发射出去的情景。“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两个比喻句生动贴切地描绘了火箭在海水中发射以后以及出水飞向蓝天的情景。“顷刻间”,说明时间短,速度快。与此同时,混播火箭出水后升空时的呼啸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使听众感受现场的气氛,也增强了真实性。
第一部分报道火箭发射的顺序很明确,是按照时间为顺序,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