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
⊙收获平台
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亦说( )乎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思援弓缴( )
流杵( ) 一日暴( )之 辟( )若 九轫(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__
④ 一日暴之。
⑤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⑥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
①之:A、学而时习之。 B、君子深造之。
C、通国之善奕者也。 D、奕秋之为听。
②而:A、温故而知新。 _ B、学而不思则罔。
C、思援弓缴而射之。_ D、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③以:A、是以谓之‘文’也。_ B、君子深造之以道。
C、以至仁伐至不仁。
4.默写。(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
① ,不亦说乎?
② ,是以谓之“文”也。
③ ,孰不顺成?
④《论语》里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⑤《论语》里谈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⑥孟子论“自得”之妙处的句子是 ___
二、阅读课文《孔孟论学习》,回答问题。
1.《论语》的“论”字读 ________,它是记录 的一部书。
2.“子曰”的“子”是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曰: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是为其智弗若与?
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4.“自得之”的“自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发展空间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题,略有改动)。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孔孟论学习》阅读答案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 及其日中如探汤( ) (2) 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