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八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现代诗歌阅读教学教案“生成诗歌的意象”

现代诗歌阅读教学教案“生成诗歌的意象”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100字

现代诗歌阅读教学教案“生成诗歌的意象”


《生成诗歌的意象》教案

韩维加

教学目标

一、通过梳理本专题的新诗作品,初步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

二、初步掌握新诗意象选择与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一、通过对课本诗歌资料的鉴赏和课外诗歌的探究学习,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规特点。

二、在诗歌创作中领悟诗歌意象的特殊作用,在相互质疑、启发、评点中获取对诗歌创作的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

教学难点

以诗歌意象选择和写作为突破口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建议

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研读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中《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忆菊》和《语文读本》必修三第一专题“深情的歌唱”中《原野》、《我与长城合影》两首诗歌,联系教材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及读本必修一中《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三首诗歌,并借助图书馆资源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领悟新诗的一般特点;第二课时,以意象的写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师生在质疑、评点中相互启发,进行思想的碰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原点阅读——教材文本研读。

[问题设计]阅读《忆菊》、《原野》、《我与长城合影》,并思考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我们的诗歌创作有什么启示。

(设计说明: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和语文读本必修三第一专题“深情的歌唱”中许多篇目是新诗,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蕴藉,有的描绘山河,喷涌着纯粹的爱国热情,有的目数疮痍,回旋着复杂的爱国情思。这些都是激发学生诗情的好燃料。但我们的学生还缺少诗歌写作的经验,缺乏驾驭复杂情感的能力。因而,可以将正面歌颂祖国的几首诗进行整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发现诗歌创作的一些方法。)

[预设启示]

1.真情——诗歌作品的生命。

诗歌必须有真实的情感,否则无论怎么写,只能是干巴巴的烙饼,不可能成为透着灵气的一湾湖水。《忆菊》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果闻一多对故土没有炽热的爱恋,又怎能细腻地描绘出千姿百态的菊花?又怎能让它成为赋情表意的载体呢?正所谓“作文在乎真,唯真能达情”。

2.意象——情感寄托的载体。

诗歌中情感的表达比较特殊,大多借助特定的意象来传达,如《忆菊》中的菊花,《原野》中的谷粒、野花、小溪、香稻、泥沙,《我与长城合影》中的长城、群楼、花树,《相信未来》中的蜘蛛网、雪花、紫葡萄、枯藤、排浪、太阳、大海、眼睛、睫毛、瞳孔等,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

3.想像——诗意飞翔的翅膀。

诗歌创作离不开想像,想像力是诗

《现代诗歌阅读教学教案“生成诗歌的意象”》添加时间:2024-09-20;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0-21780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