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八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八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15)

八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15)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35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八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15)


1.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⑤是中心句,引领下文,排除A、B两选项。②是讲为何“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的原因的,②应在⑥的前面,⑥句用“因此”一词紧承②后,可排除D选项。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 。 , , , 。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
B.③⑥②⑤①④
C.④③①⑥②⑤
D.⑤③④⑥②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从表意上说,⑤③是一组表意项,阐述人与书籍之间的关系;①④⑥在表意上都是阐述读书的益处的,在层次上①是最终结果,应放在最后,获得知识后才能进一步辨析美与丑,所以④属于基础层面,⑥属于高级层面,这样三者的顺序就确定了;②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另起一个层次。从分析上看,前两个组合属于同一话题,应该相衔接,前一组合表原因,后一组合表结果,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正确的排序应为:⑤③④⑥②。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正确答案:C


4.人参果树被推倒之后,上面还有多少人参果?
A.28
B.26
C.22
D.没有了

正确答案:D


5.杨过黯然销魂掌的杞人忧天一招出现在小说《神雕侠侣》的第几回 ?()
A.29回
B.30回
C.40回
D.34回

正确答案:D


6.我国文学泰斗巴金先生的著作中有几个三部曲?( )
A.2个
B.3个
C.4个
D.

正确答案:B


7.求雨总共几道工序?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C


8.三国演义分几个时期
A.3
B.5
C.2
D.

正确答案:A


9.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 ④ ② ①
B.③ ① ④ ②
C.④ ③ ① ②
D.④ ② ③ ①

正确答案:B


10.孙悟空挨了镇元大仙多少鞭子?
A.30
B.60
C.90
D.没挨鞭子

正确答案:B


11.孙策上神亭岭,一共带了多少人?
A.3000
B.500
C.110
D.53

正确答案:6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300多人只能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谷草,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绝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B.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C.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D.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去掉“盖的”。B项,主谓搭配不当,“底蕴”不能“流失”,改为“丧失”。D项,句式杂糅,删掉“是毋庸置疑的”。

13.“隔世之感”的“世”在古代是指多少年?( )
A.30年
B.60年
C.100年
D.

正确答案:A


1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宁,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推崇至极。② 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呢?③《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④ 其实《论语》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洋的,但是我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吗?⑤ 北京师范夫学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A.③①④②⑤
B.②⑤①④③
C.③②⑤①④
D.②④③⑤①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③讲述《论语》的内容,总领整个语段;①说明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应紧随③;④提出我们对《论语》缺乏深入理解,跟在①后,古今比较,深含转折意味;②在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质问《论语》的现代意义;⑤援引于丹对《论语》现代意义的阐释,回答④所提出的问题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就是当今正在开发的虚拟技术。①你面对镜子站在这一侧,正窥视虚幻世界的“那边”②如果设法让你闯入“那边”的世界去,那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③镜子里的人是你,可你并不在镜子里。④而且,你得到的是在你神志完全清醒情况下的感觉。⑤而“那边”的“你”不会有任何感觉。⑥现在,通过传感器与计算机模拟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A.③①⑤②⑥④
B.⑥④③①⑤②
C.②③⑤①⑥④
D.③①⑤⑥②④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先逐一查看,确定第一局;再看四个选择项,依次排下即可。关注关联词语。

1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⑤②⑥①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

正确答案:A


1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谈到桔梗花,朝鲜族人民对其特别有感情①我国的很多地方用桔梗花制作腌菜,颇具风味,并深得人们的喜爱。②在中医的眼里,桔梗花还是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③桔梗原产我国,全国各地都有生产。④桔梗也可以酿酒,制作糕点,种子可榨食用油。
A.③②①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正确答案:C


1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忧郁,是俄罗斯文学与艺术的特质,也是俄罗斯性格的一个特质。 。 。。。。这种忧郁,使得俄罗斯的诗人和作家创作出数不清的艺术珍品,感动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①俄罗斯第一代诗人茹科夫斯基就是一个忧郁型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夜》是一首弃满伤感的诗。②通观19世纪俄罗斯文学巨擘的作品,其中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无不带着这种令人无法排遣的忧郁。③这一点,从俄罗斯文学的开创者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④他的学生普希金,继承了他的这一忧郁的诗质,将这深沉的忧郁和淡淡的哀愁弥散在其几乎全部的诗作之中⑤我这样说,不是说别的民族别的文学就不具备忧郁的特点,但无论如何也没有俄罗斯那和鲜明和突出
A.③②①④⑤
B.⑤③①④②
C.⑤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⑤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段首是论点句,⑤句是对论点的补充说明,③句引出①④两个例子,②句是总结,与结局相连。各句中的代词也是衔接的重要标志。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饿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⑤此外,绳结还应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③②⑥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当时”“同时”,②⑥紧密相连,③因该放在②前,⑤谈到“衣着”承启后文,应放到最后,“此外”表明前面还有应用,只能是①,①谈论到美学,承启⑤,应放在⑤前,④只能放在开头,起总领作用。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仿佛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①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 ②你不想要它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 ④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 ⑤它却如影随形 ⑥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
A.③②⑤①⑥④
B.③②①⑥④⑤
C.①⑥④③②⑤
D.①⑥②⑤④③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题中横线前后的语句,由横线前的语句,可确定③紧承其后,由横线后的语句,可确定④在其前,由上述两点即可确定答案。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15)》添加时间:2024-09-02;更新时间:2025-08-1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