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理解及答案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理解及答案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29.词作者陆游的号是 。 (1分)

30.从体裁看,这是一首词,“鹊桥仙”是 ,“夜闻杜鹃”是标题。(1分)

31.与本词作者处于同一时期的词作者是( ) (2分)

A. 王维 B.苏轼 C.辛弃疾 D. 马致远

32.“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晓连江风雨”是( )的一种景象。(2分)

A. 安静、昏暗、滂沱大雨

B. 乡村、夜深、春雨淅沥

C. 宁静、夜深、春日拂晓

D. 寂静、昏暗、风雨凄迷

33.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词人的思想感情是( )(2分)

A. 表达了词人壮志在胸、事业有成的无限感慨。

B. 表达了词人在半世岁月中一直旅游在山水之中的思想感情。

C. 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D. 表达了词人虽然热爱家乡,但不得不四处飘流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34.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2分)

参考答案:

29.放翁 30.词牌 31.C 32.D 33.C

34.运用起兴手法,以啼声凄厉的杜鹃起兴,勾起作者的思念乡土之情。运用衬托手法,以“林莺巢燕总无声”衬托杜鹃的悲鸣声,更突出杜鹃啼鸣的悲凉,从而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以“人静”“无声”的氛围,山林的幽邃深远,映衬出作者只身旅居他乡的孤寂。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09-23-27812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