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雪竹轩记 归有光》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雪竹轩记 归有光》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000字

文言文《雪竹轩记 归有光》阅读理解及答案


雪竹轩记

[明]归有光

冯山人①为予言:“吾甚爱雪竹②,故人以雪竹呼吾,因以名吾轩,请子记之。”予不暇以为,而山人求之数岁,或以诗,或以书,日月一至。予以山人所以得于雪竹者,山人自知之,岂有假于予之言?是以旷岁而不答也。

山人少喜为诗,诗出而上海陆文裕公亟称之。先是,山人居昆山之安亭,及予来安亭,则山人已迁上海界中,与安亭隔一江。予尝过永怀寺,爱其古桂,坐久之。问寺中所往来者,僧曰:“地僻,绝无人。惟有冯山人时时过江来,独吟桂树之下。”予后数见之于张通参之座。通参与湖州刘尚书为社会③,二公皆称山人为笃实君子。

去年,山人年老矣,与通参游匡庐、武夷,还而示予《纪游诗》一编。予戏曰:“冯先生之雪竹,必求之匡庐、武夷间耶?”今年,予买田青浦之嵩塘。山人与予书曰:“吾近卜筑盘龙,与嵩塘近,子来观我雪竹。”予性懒,不能谒青浦令,为其所怒,所买田几为夺去,予亦削迹兹土矣。

山人复遣其子来,曰:“吾前告子雪竹轩,复移盘龙也,吾今老于此。子许我记,几年不能得。今吾旦暮死,惟欲得子一言,是吾心也。”予问山人起居。其子曰:“去年与通参行郡中,老人目不能了了,道间有古井,无石栏,不觉越过之,几坠。自此不复出。每自叹曰:‘匡庐、武夷,不可复至矣;雪竹,则何所无之?’”其子去,又数数书来。会予方北上,思欲一造山人之竹所而不能矣。因书之以告别,且使揭之楣间,为《雪竹轩记》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注] ①冯山人:冯淮,字会东,号雪竹,昆山(今属江苏)人。山人,古时对隐居不仕的读书人的称呼,也常作为学者士人的雅号。②雪竹:一种干节上有白粉的竹子。③社会:旧时由志趣相同者结合而成的组织或团体。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旷岁而不答也 旷:时日多、久

B.因以名吾轩 名:命名、取名

C.吾近卜筑盘龙 卜:预料、估计

D.且使揭之楣间 揭:标示、展示

解析 卜:选择处所。

答案 C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冯山人为予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B.还而示予《纪游诗》一编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吾今老于此 君幸于赵王

D.因书之以告别 因人之力而敝之

解析 都是介词,对。B.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C.介词,在;介词,表被动。D.副词,于是;介词,依靠、凭借。

答案 A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作者为冯山人而写,先前作者一直没有时间完成,因此冯山人多年来虽以不同方式请求却未果。

B.冯山人喜爱雪竹,年轻时喜欢写诗;远游匡庐、武夷归来后,在作者所买之田不远处建屋;晚年眼睛有疾。

C.全文叙冯山人其人其事,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山人风雅的形象、执著的性格逐渐从字里行间凸显出来。

D.这篇文章笔致从容,淡雅疏放,刚健之中见哲思,同时又不乏追怀岁月与旧事的无奈痛苦之情,大有意境。

解析 文章“刚健”有误。

答案 D

17.把原文中画线

《文言文《雪竹轩记 归有光》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7501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