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上兵部李侍郎书 韩愈》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上兵部李侍郎书 韩愈》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800字

文言文《上兵部李侍郎书 韩愈》阅读理解及答案


上兵部李侍郎书 韩愈

十二月九日,将仕郎守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谨上书侍郎阁下:愈少鄙钝,于时事都不通晓,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矣。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卒无所成。性本好文学,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沈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凡自唐虞以来,编简所存,大之为河海,高之为山岳,明之为日月,幽之为鬼神,纤之为珠玑华实,变之为雷霆风雨,奇辞奥旨,靡不通达。惟是鄙钝不通晓于时事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益困私自怜悼悔其初心发秃齿落不见知己。

夫牛角之歌①,辞鄙而义拙;堂下之言②,不书于传记。齐桓举以相国,叔向携手以上,然则非言之难为,听而识之者难遇也!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与能,哀穷而悼屈,自江而西,既化而行矣。今者入守内职,为朝廷大臣,当天子新即位,汲汲于理化之日,出言举事,宜必施设。既有听之之明,又有振之之力,宁戚之歌,鬷明之言,不发于左右,则后而失其时矣。

谨献旧文一卷,扶树教道,有所明白;南行诗一卷,舒忧娱悲,杂以瑰怪之言,时俗之好,所以讽于口而听于耳也。如赐览观,亦有可采;干黩严尊,伏增惶恐。愈再拜。

【注】①牛角之歌:春秋时卫人宁戚往投齐桓公,夜宿城郭门外。适值齐桓公往郊外迎客,夜开城门。宁戚见状,便扣击牛角高歌。桓公听见以为不凡,便载他回去重用。

②堂下之言:贤士鬷蔑面貌长得丑,故意混在佣人中,在堂下发言,叔向只听了一句,就知道是鬷蔑,而拉着他的手上堂。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江陵府法曹参军 守:掌管;署理。

B.编简所存 简: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C.尚贤而与能 与:参与。

D.舒忧娱悲 舒:宣泄积滞,抒发。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反复乎句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辞鄙而义拙 弃甲曳兵而走

C.则后而失其时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杂以瑰怪之言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韩愈写给当时的兵部李侍郎的一封自荐书。文章不但情感内涵丰富,而且行文流畅有气势,有一种雄奇之美。

B.第一段着重写自己“困厄”的遭际和杰出的才华,又流露出因所遇不公而产生的悲愤,情感饱满沉郁,为下文张本。

C.第二段由两个典故引起,然后热情赞颂对方的品德及已取得的成绩,明确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赏识、提拔的心意。

D.文末特别提醒对方读自己献上的一卷旧文,只有这样才能明白自己在文中有所讽喻的良苦用心。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惟 是 鄙 钝 不 通 晓 于 时 事 学 成 而 道 益 穷 年 老

《文言文《上兵部李侍郎书 韩愈》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7396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