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城”奇观
在新疆浩瀚的荒原中,常常会见到一片片矗立的“城堡”、一列列待发的“船只”、一条条蜷伏的“巨龙”、一座座奇特的“雕塑”。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为,人们将其统称为“魔鬼城”,即依靠“魔鬼的神力”创造的景观。
“魔鬼城”景观不仅仅是在新疆,在世界许多的干旱沙漠区都广有分布。不过,“魔鬼城”的俗名被地貌的专用名词“雅丹”取代。魔鬼城与雅丹,一为俗名,一为学名,均被接受。而从成因上,称之为“风城”更为恰当,因为,风,才是这种地貌的真正建造师。
在新疆,这种风蚀地貌的分布是相当广泛的,因为新疆是我国一个多风的区域,三山夹两盆的大格局,环绕盆地的山脉的许多山谷成为气流通过的通道,因狭管效应形成的强大风力,使新疆形成九大风区、四大风口。风,给新疆送来了水汽,也送来了塑造山川地貌的动力。
风,是怎样塑造出形式各样的魔鬼城的呢?
地球的表面,是由各种岩石构成的,岩石构成了地球外层的四大圈层之一的岩石圈。这些岩石,有的坚硬,如花岗岩;有的松软,如砂岩、泥岩。地表出露的基岩,如果是由不同的岩石一层层相间而成的,在长期的、强大的风力作用下,比较松软的部分被吹蚀,比较坚硬的部分保留了下来,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状。岩石性状与风力,是形成魔鬼城的必备条件,在很多情况下,水的冲蚀,也可取代风力,如罗布泊地区的白龙堆雅丹、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风城等,在成因上都少不了水的掺和。
新疆的干旱环境,始于中生代的白垩纪,距今有一亿多年的历史。而白垩纪的岩层,以砂岩、泥岩为主,其中砂岩松软,泥岩稍硬,广布的白垩纪岩层,加上风、水的长期侵蚀,就形成了众多的雅丹地貌,即各式各样的“魔鬼城”。
在中国三大最美的雅丹景观中排列第一位的乌尔禾风城,位于著名的油城克拉玛依市的乌尔禾镇以北,这是一片方圆10千米的城堡型的雅丹群。蒙古语称此地为“苏鲁木哈克”、哈萨克语呼之“沙依坦克尔西”,称呼不同,意思都一样,即“魔鬼出没的地方”。蒙古族、哈萨克族牧民发现此地后,都对亘古荒原上的这座“城堡”十分敬畏,沙的狂扬、风的巨啸,更令人感到阴森可怖,遂共同给予此地“魔鬼城”之名,其意思,一是“魔鬼居住的城”,二是“魔鬼建造的城”。城中,楼台亭榭、市井小巷,应有尽有;石柱、石蘑、石笋、石兽、石鸟,不一而足。这里,距新疆四大风口之一的托里老风口不远,又处于佳木河下游,峡谷的大风又奔泻而至。间歇性洪水和季节性强风,轮番对赭红与灰绿相间的白垩纪水平砂岩、泥岩作用,共同打造了这座闻名中外的“魔鬼城”。
罗布泊地区是中国雅丹的第二大分布区,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雅丹的类型也十分丰富,包括被列为“中国最美的雅丹”第二名的白龙堆雅丹和第三名的三垅沙雅丹,此外还有孔雀河下游雅丹、阿奇克谷地雅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