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谕贼,可不须战。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是时,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又邀阍闼②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选自《新唐书•张建封传》)
【注】①马燧、李灵耀、杨炎、卢杞均为人名。②阍闼:宫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许以功名显 许:炫耀
B.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 雅:向来
C.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 白:禀告
D.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 肆:市集
5.对文中加点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
B.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
C.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
D.善容人过/至
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建封洞察事理。李光弼奉命讨伐苏、常一带的盗贼时,张建封认为不必交战,只要晓谕祸福就能令盗贼投降,果如所料。
B.张建封治军有方。李希烈叛乱,派精兵强将攻打寿州,张建封修壕练兵严加抵拒,叛军最后被平;治理徐州时,全军大治。
C.张建封体恤民情。宦官主持宫市,欺行霸市,一农夫反抗被拘,张建封向皇帝求情,并趁机请求废除宫市,皇帝欣然应允。
D.张建封奖掖后进。许孟容、韩愈都是他推荐给朝廷的,士人在他门下也觉得宾至如归。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