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4分)
(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4分)
【答案】
(1)衬托(铺垫)。前两句从作者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意思对即可)
(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意思对即可)
二:
(1)诗题为初见嵩山,但作者却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为山的出场做了一系列的铺垫,直到末句才出现所见的对象嵩山,试结合诗歌前二句分析本诗铺垫手法的运用。(3分)
(2)古人在诗中常借物抒怀,本诗作者是借嵩山的什么特点来表现了自己怎样的人格操守?试结合诗歌尾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
三: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答案】
1、【考点】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著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诗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2、【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