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异宝》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异宝》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200字

文言文《异宝》阅读理解及答案


异宝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②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注】 ①机:吉凶之兆。②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我死,王则封汝 则:如果

B.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巧诈

C.见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撑

D.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抟:捏成团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A.则:连词,就,便。

答案:A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一组是( )

①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②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 ③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 ⑤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⑥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①是说古人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与题干要求不符。④是说天地毫无所求,不合题干要求。⑥是在赞扬贤者的智慧,不合题干要求。
<

《文言文《异宝》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7360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