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700字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杨福泉

①一种浓郁的文化焦虑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国门的打开,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涌向中国。城市和乡村里的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人文景观随着旧城改造和农村模仿城市的时尚建设不断消失。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呼吁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

②当下,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但他们过分片面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一些儒家古典文化,特别是片面地把所谓的国学指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一说到中国文化,言必称国学,视野局限在孔孟儒家之学和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进行一些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里进行所谓的国学教育。各种国学研究会、国学研究院和孔子学院纷纷问世。有的学者鼓吹:应该让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传统经典,尽早回到中国中小学课堂。希望政府尽早启动这项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改革工程,尽早颁布法律,肯定传统文化经典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并不完全等同于对传统的汉文化的认同。鲁迅、胡适等一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早已经看到了以四书五经等为载体的中国汉学典籍中的大量糟粕,所以才振臂呼唤引进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博采众长,吸收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精神,才创新而形成了绵延至令的中国新文化。如果依旧拘泥于儒家典籍的故纸堆中,不知今天的中国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格局。

④当今的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整合了56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整体,当代中华文化应该有一个广采博纳的大气魄,我国各民族应该相互借鉴,互补共生。而如果仅仅聚焦在一些汉学典籍和孔孟之学上,将它视为中华文化的全部,漠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汉族民间文化,那只会陷于抱残守缺的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不可能建构起中国56个民族都认同的文化意识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不可能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和气度。

⑤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应该有一种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应该有世界眼光、全球眼光,谦虚好学。当年鲁迅、胡适这一代中国精英大力引进西方文化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等,催生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全面改革了中国的教育内容和体制机制,裨益了当今无数的中国人,培养了很多能与世界对话和竞技的现代中国知识精英。如今,我们在为国忧心、为族忧患的文化焦虑中,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自己已有的文化传统上,老想着要不分良莠地一股脑继承过去的文化传统。
<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09-23-27865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