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沧浪亭怀贯之 》阅读理解及答案

《沧浪亭怀贯之 》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沧浪亭怀贯之 》阅读理解及答案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2)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14(1)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1分)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1分)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1分)

(2)“日光穿竹翠玲珑”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么惬意的红林翠竹间,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不在,诗社亦凋,(1分)以乐景写哀情,(1分)自然地引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日光穿竹翠朦胧”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竹子原本翠绿的颜色因耀眼的阳光变得模糊,与上句“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相照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1分)借景抒情,(1分)以抒发思念友人的寂寥之情。(1分)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沧浪亭怀贯之 》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5-06



    2024-09-23-27399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