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七)
【南宋】 刘子翚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
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注】①覆鼎:语出《周易·鼎》,指误事失职的权臣。②王傅:指官封太傅楚国公的王黼,担任宰相时,卖官鬻爵,专事搜刮,被称为“六贼”之一。太师:指官封太师鲁国公的蔡京,也是徽宗所宠幸的奸臣,为“六贼”之首。
8.“空嗟覆鼎误前朝”一句中“空”“误”两个字用的好,请简要分析。(5分)
9.前人评价诗句“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用意深曲”,试分析这两句诗有哪些“用意”?(6分)
8.【答案】空自叹息前朝奸臣误国,招致了覆亡惨祸,(1分)“空”表现出作者内心无力回天的郁闷,(1分)“误”则是对权奸葬送北宋朝廷罪行的精当概括,揭示了北宋覆亡的原因。(1分)表达出诗人对奸臣的极度憎恨与无情鞭挞。(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诗首句语极沉着,意极惨痛。作者刘子翚是南宋诗人,“前朝”即指北宋,再根据注释可知,“覆鼎” 指误事失职的权臣,所以“覆鼎误前朝”就指出北宋覆亡是因为有奸臣误国,这个“误”字揭示了北宋覆亡的原因。而“空嗟”就是空自叹息,诗人感慨自己虽然知道事实如此却也只能空叹,无力挽回。本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炼字”是高考高频考点。这类题目常见的设问方式是“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请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等。解答时要将所炼之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一般的答题步骤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本题所考查的两个字在一个句子中,可直接解释句意,然后再分别答出“空”和“误”的寓意及表达的思想情感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答案】①以曲折的诗笔点出奸臣的姓名,使批判的矛头直指王黻、蔡京两个奸臣。②以王傅宅、太师桥暗示当年王、蔡二人的骄奢淫逸不可一世。③借景抒情,以“风”“月”的永恒来反衬王、蔡等丑恶生涯的短暂。④形象化地说明,正如“风”“月”将长留人间一样,王、蔡等权奸的臭名连同其府第将永远是人们唾骂的对象。(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两句由议论改为写景,由注释可知,王傅指王黼,太师指蔡京,指出了诗的前两句所挞伐的具体对象。王蔡二人生前曾不遗余力地搜刮钱财来营建府第园林,妄图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他们的园林面积之大,建筑之宏丽豪华令人惊叹,然而民心不可侮,国人不可欺,短暂奢华之后他们便身败名裂,为天下笑。钦宗即位后,王黼受到贬斥,在流放路上被杀,蔡京放逐岭南,死于途中。于是,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风”“月”在。所以,这两句即暗示了王蔡当年的奢靡,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