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阅读理解及答案

《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阅读理解及答案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

23.根据材料,孟子和荀子两人中, 主张“性本善”观点。(1分)

24. 孟子和荀子认为道德分别起源于什么?(4分)

阅读答案

23.孟子(1分)

24.孟子认为道德起源于内在的人性,是人性之善的自然发展(孟子认为道德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是人固有的本心本性)。(2分)荀子认为道德源于社会制度对人欲望的
作文批改系统,易优作文批改、作文点评、作文打分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约束协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规范(是人们为在一起生活被动接受的一种规范)。(2分)(大意相同亦可给分)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6-09



    2024-09-23-27508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