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赵嘏《长安秋望》阅读理解及答案

赵嘏《长安秋望》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700字

赵嘏《长安秋望》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11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8.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5分)

9.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6分)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参考答案:

8. ⑴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

③烘托,渲染。作者通过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④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 (对艺术特点的概括2分,结合诗歌做具体赏析3分。意思对即可。)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9.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

㈠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

①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

②诗中把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的情绪。

㈡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示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和谐。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赵嘏《长安秋望》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6-09



    2024-09-23-27811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