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4分)
2.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A.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以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神秘的世界。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3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3分)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答案:
1.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来描写小路。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加寂寞)对比;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2.B
3.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淡淡的;朦胧的感觉。作者在这里没有用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了他的淡淡的哀愁。
4.“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现在的自己”是自由的人。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抓住语段中的形容词,概括出小路的特点并不难。作者写小路,写到了白天与晚上;写晚上,又写到了没有月光与有淡淡月光的情景。可见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2.试题分析:这几句议论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或者称之心理描写,它紧承上段回答了为什么“今晚却很好”。好便好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也就是作者所幻想的“另一个世界”,其中“自由”是主题词,是文眼。由此可知,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原来是没有了“自由”,说着不想说却一定要说的话,做着不想做却一定要做的事。A句,这几句没有使用比喻,也不是描写月夜;C句,“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错;D句,所用的手法和表述的内容不对。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3.试题分析:本题并不难,叠词找出很容易;景物的色调应根据找出的叠词的共性概括得出;表现的情感,应着眼整个语段:淡淡的哀愁。
4.试题分析:从本语段所用的手法来看,作者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小路,写夜晚,写自己也应是。从语段的后半段来看,作者是个自由的人,由此可以看出现实中的作者应是个不自由的人: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