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900字

文言文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4~7题。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守与州牧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慈以计败州牧诬章,而郡守得清。由是知名,而为州牧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

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后孔融在北海为贼所围,慈为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单骑突围直出,到平原,说备曰:今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托于君,惟君所以存之。”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贼闻兵至,解围散走。

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①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

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即署门下督,还吴授兵,拜折冲中郎将。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馀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②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以慈能制(刘)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评曰: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四﹒卷四十九》)

【注】①许子将:许劭,字子将,当时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刘繇的谋士。②楼棼:城楼上的柱子。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B.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C.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D.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5.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守”和“州牧”都是官职名,“州牧”也叫作“刺史”,“郡守”即“太守”。

B.太史慈的“手戟”和孙策的“兜鍪”都是作战时用的攻击武器,供作战者手持或投掷,常与盾牌配合使用。

C.“署”“拜”都是任命官职的意思,但“署”是暂时代理,“拜”是正式任命。

D.《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分《魏书》、《蜀书》、《吴书》,因尊魏为正统,所以魏书有本纪、列传,而蜀、吴二书只有列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文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09-23-28133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