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3-15题。(8分)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南宋]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胡世将是南宋的爱国将领。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川陕宣抚使任上,当时宋高宗赵构派秦桧与金和议,而胡世将主战反和,并在陕西屡挫金兵。这首词多处用典:“一范一韩” 北宋抗击西夏入侵名将范仲淹、韩琦;“阃外何人……”一句指南宋在建炎四年的富平惨败;而拜将台、怀贤阁则与韩信、诸葛亮有关。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13.词题中的“东坡赤壁”指的是苏轼的词作《 · 》(词牌和题目)。(1分)
14.对这首词的赏析,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起笔写中原沦丧,英雄无觅,悲怆之情跃然笔端。
B.“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写金人陈兵边关,战事一触即发;“头如雪”表现作者忧愤
心情。
C.“君门万里,六师不发”写出了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和的怯懦,而作者对此也深感无奈。
D.整首词将历史和现实对照,怀古伤今,着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的失望与茫然。
15.“欹”意为“倾斜、倾塌”,“杳”意为“渺远无踪”。请结合整首词,对“欹”、“杳”两个字的妙处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及解析: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14.D(“对未来失望和茫然”有误)
15.“欹” 、“杳”二字写出了古迹的毁塌湮没,勾勒出一幅苍凉的景色。暗指英雄人物及他们的豪情业绩一去不复返。表达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之情。(含义1分,画面1分,情感2分)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南宋]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胡世将是南宋的爱国将领。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川陕宣抚使任上,当时宋高宗赵构派秦桧与金和议,而胡世将主战反和,并在陕西屡挫金兵。这首词多处用典:“一范一韩” 北宋抗击西夏入侵名将范仲淹、韩琦;“阃外何人……”一句指南宋在建炎四年的富平惨败;而拜将台、怀贤阁则与韩信、诸葛亮有关。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13.词题中的“东坡赤壁”指的是苏轼的词作《 · 》(词牌和题目)。(1分)
14.对这首词的赏析,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起笔写中原沦丧,英雄无觅,悲怆之情跃然笔端。
B.“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写金人陈兵边关,战事一触即发;“头如雪”表现作者忧愤
心情。
C.“君门万里,六师不发”写出了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和的怯懦,而作者对此也深感无奈。
D.整首词将历史和现实对照,怀古伤今,着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的失望与茫然。
15.“欹”意为“倾斜、倾塌”,“杳”意为“渺远无踪”。请结合整首词,对“欹”、“杳”两个字的妙处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及解析: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14.D(“对未来失望和茫然”有误)
苏州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苏州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15.“欹” 、“杳”二字写出了古迹的毁塌湮没,勾勒出一幅苍凉的景色。暗指英雄人物及他们的豪情业绩一去不复返。表达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之情。(含义1分,画面1分,情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