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九)》阅读理解及答案

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九)》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300字

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九)》阅读理解及答案


拟古九首(其九)①

[晋]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注】①公元418年刘裕扶持晋恭帝登基,隔年又逼晋恭帝退位,改晋为宋。有人认为这首诗暗喻晋亡的一段历史。

21.简析画线句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2.分析这首诗的象征意义。(4分)

21.(3分)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描述转为议论。哀叹桑树被毁,春蚕无叶可食,养蚕人的寒衣也无着落。暗喻晋亡后造成的祸害。(写出结构上的作用,给1分;写出哀叹的意思,给1分;写出暗喻的意思,给1分。)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22.(4分)桑树象征晋国。桑树错植在长江边,以致折枝毁叶,被洪水卷走,而晋恭帝依赖于刘裕登基,又因刘裕而亡国,桑树的命运就是晋国的命运。(写出象征意义,给2分;具体分析,给2分。如果从人生命运,或者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等角度分析也可以。)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九)》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5-06



    2024-09-23-23657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