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感动的中国更有力量》阅读理解及答案

《感动的中国更有力量》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900字

《感动的中国更有力量》阅读理解及答案


——访《感动中国》总策划梁建增

曹建文

记者: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今年已是第九年举办,“感动中国”初创时是什么背景?怎么想到用“感动”两字作为招牌内涵?

梁建增:《感动中国》属于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2003年是《东方时空》创办十周年,大概是2002年秋天的时候,我们想尝试求新求变,就想到了年度人物评选这种方式,希望从年度人物入手,梳理过去一年什么人什么事对公众有影响。

有了想法,但是从什么角度进行评选?如何评选?大家心里的确没底,也没经验可循。

从最早的讨论开始,各种有激情的想法开始碰撞。讨论到最后,大家有了一个简单的共识:“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这应该是“感动中国”最早的“核”。

有了“核”,然后再打磨“细节”、“瞬间”、“故事”、“感性”这些关键词,最本源的东西——情感就浮出来了。“感动”两个字随后就蹦出来了。

记者:《感动中国》被人们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两个字就是体现精神倾向的。那么,怎样才算是感动,怎样才算是“感动中国”?

梁建增:“感动”这样一个词,可以说是非常感性的。它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如果你问一个人:除了悲伤,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流泪?他的回答可能非常出乎你的意料。如果每个人都把这个理由写出来,可能是非常奇妙的。而且“感动”也是一个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事。过去感动的事,你现在可能只是会心一笑。年轻时候无动于衷的,年纪大的时候,会突然被触动。

我们提倡的感动,不是文学家、美学家所说的那种细微的、个体的感动,这应该是一种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属于一个巨大社会群体的心理体会,能够向社会传播,也能够让受众接受认可的一种情绪和价值判断。

具体说,它首先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有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精神,有为人民服务的利他传统。在我们年度人物里,比如钱学森、钱伟长,这都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我们向科学家致敬,因为他们的成就,更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改革创新精神。更多的来自基层的平凡人,比如今年的郭明义、刘丽、王万青,都是非常典型的利他主义。

记者:作为媒体人,常年与冷静客观的新闻打交道,“感动中国”这样一个情感丰富的节目,是不是也给您本人带来特别的感受?

梁建增:正如我前面说的,这是一个和传统电视新闻非常不一样的节目。做这样的节目,需要客观冷静的眼光,也非常需要热情,这种热情不是工作热情,而是作为一个人,他内心所拥有的善良、责任和激情。

说实话,这是我非常偏爱的一个节目。节目的制作过程非常艰辛,但也非常愉快。我们的主持人敬一丹、白岩松每次在节目开场的时候都有简单的表白,非常有特点。比如,今年他们说:

还是这个季节,还是这个时间,还是对温暖的渴望,还是您期待的目光。

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总要有一些不变的东西,让我们向前走的时候,会更踏实。

这都是

《《感动的中国更有力量》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3535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