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阅读理解及答案:《移情体验与史家修养》(含答案)

阅读理解及答案:《移情体验与史家修养》(含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000字

阅读理解及答案:《移情体验与史家修养》(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移情体验与史家修养

叶帆

研究历史总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关注,这是历史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而人又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背后都有思想情感的动因。因此,如何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而对历史作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史家在历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对于如何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中外史家各有见解。其中,通过移情的方法来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是许多学者比较倾向的一种方法。移情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通常是指个体对他人内心情绪的认知、觉察并形成相应的情绪体验。简单地说,移情就是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立场和情感,以求能够以己度人、感同身受。虽然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移情概念的时间不长,但古今中外的史家们在历史研究中,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过移情这一方法。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鸿门宴的记叙,就有很多关于当时项羽、刘邦等历史人物心态的生动描述,并以此来分析他们的行为。所以,著名学者钱钟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这里谈的其实就是很多史家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移情方法。不移情体验,机械地就事论事,就只能知道历史“是这样的”,却无法知道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

移情体验虽然可以深化历史研究,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对史家的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移情是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立场和情感,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一般而言,移情体验要准确真切,移情体验者与被体验者之间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经验阅历等方面应该具有相似性,否则就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历史研究而言,由于史家与自己所研究的历史人物大多在时代上相隔久远,在经验阅历上也是相去甚远,有的历史人物甚至是生活在完全相异的文化背景下,要达到这种相似性显然更难。这对史家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经验阅历等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史家惟有在这些方面苦心孤诣作出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在移情体验时更为准确真切。做不到这一点,简单地以己度人,史家往往容易以个人的思想情感来替代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其结果很可能风马牛不相及。另一方面,移情体验通常包含着一种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一种了解之后的同情,一种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心理。在长期移情体验的过程中,史家与历史人物在思想情感上相互交流、渗透、融合,就容易被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所感染甚至同化,逐步喜欢上自己所研究的历史人物。这种倾向不断发展下去,对历史研究无疑是危险的。倘若这一历史人物属于正面的,史家将不惜溢美之词将其拔高;倘若这一历史人物属于反面的,史家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为其辩解,希望翻案。在历史研究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史家着力粉饰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个中原因虽然复杂,但史家在移情体验时思想情感被感染甚至被同化应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史家在移情体验时必须保持一份清醒,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选自2011年03月03日《人民日报》)


《阅读理解及答案:《移情体验与史家修养》(含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