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记承天寺夜》阅读理解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记承天寺夜》阅读理解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盖竹柏影也( )

(2)但少闲人( )

(3)遂至承天寺( )

(4)水中藻荇交横(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比喻描写庭院月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以为__________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心境。

5、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盖:表推测。 但:只是。 遂:于是。 藻荇:泛指水草。

2、(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月光 秋夜月光 旷达(豁达)

5、因此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名无实,所以自称为“闲人”,但也反映出他胸怀愤懑,有自嘲自解的心态及旷达的心境。(意思符合即可)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

《《记承天寺夜》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8-1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