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唐睢辱使命》阅读理解及答案

《唐睢辱使命》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00字

《唐睢辱使命》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唐睢辱使命》节选,回答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易优作文批改系统,易优作文打分、易优作文评分评价 <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怒未发,休稷降于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雎认为“布衣”分为哪两种人?他们的特征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谢罪,其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曾经

(2)平民

(3)脚(足)

(4)脸色

2.(1)这是见识浅薄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的人发怒。

(2)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祸福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

3.唐雎认为可以把“布衣”分为“庸夫”和“士”两种人。“庸夫”没有胆识,而“士”则有胆识。(言之成理即可)

4.秦王的变化是因为唐雎针锋相对的反驳和“挺剑而起”的英勇。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一个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志士。(言之成理即可)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唐睢辱使命》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6-09



    2024-09-23-25696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