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杜甫《春望》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杜甫《春望》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100字

杜甫《春望》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春 望

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的阅读理解题: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到______。(2分)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分)

(以下为08年大庆中考题)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了在哪里?

5.(07年沈阳)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以下是03年咸阳中考题)

6.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9.对“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杜甫《春望》的阅读理解题答案:

1.望(1分)山河 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

2.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
<

《杜甫《春望》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5236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