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阅读理解及答案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700字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阅读理解及答案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周武王克殷(1),召邵公问曰:“殷之士众,奈何(2)处之?”邵公对日:“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日: “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日: “为之(3)奈何?”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制,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注释:(1)克殷:攻下殷都。殷,商朝的都城。(2)奈何,怎么办,怎么处置。(3)为之:对他们。之,指士众。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寡助之至( )

②亲戚畔之( )

③委而去之( )

④以其仁而有德也( )

2.翻译。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以”字的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以其仁而有德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甲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最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文章第二、三两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原文)也体现了“得道”的思想,请你结合现实或历史,再举出一个论证“得道者多助”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阅读理解...》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6157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