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阅读理解及答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小题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3: 文中最后“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当时怎样复杂的心境?(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每题1分

小题2: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1分

只不过少了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分

小题3: 表达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多种情感。4分

小题1:

试题分析:“相”“与”是复合义,都是“一起”的意思。“空”为“清澈而无杂物”,有“透”的意思,明为“亮”。

小题2:

试题分析:“念”为古今异义,古义为“想”,“乐”当动词,意为“同乐”;“但”也是古今异义,古义为“只”。第二句是倒装句,应为“如吾两人闲人者”。

小题3:

试题分析:“闲人”有“赋闲之人”的意思,而不是清闲的意思,“赋闲”多指不得志,怀才不遇,废业在家,无职无位。从“闲人”一词不难理解作者的心境。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5873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