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可燃冰》阅读理解及答案

《可燃冰》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200字

《可燃冰》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可燃冰》一文,完成小题。(10分)

可燃冰

①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今天,科学家却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分布在潜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所以也被称为“可燃冰”。

②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结晶形成的。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20℃时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以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期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③可燃冰是1972年由前苏联科学家在北极圈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随着美俄科学家不断地探测,到目前为止,估计全球可燃冰储藏量高达石化燃料储藏量的2倍,勘探出的储藏地区包括30个海洋储藏地和8个燃料储藏池。

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

⑤若要可燃冰早日造福于人类,关键是要找出安全有效地开采方法。目前考虑的开采方案有几种:热解法、降压法和“置换法”。但这些方法都面临着一个如何收集甲烷气体的问题。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选自2001年10期《百科知识》) 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view_17.html>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小题1:第④段“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小题2:第④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不能去掉。“几乎”表示大多数之意并非全部(“几乎”表程度,意思是“差不多,接近于”),它表明可燃冰燃烧后还是会产生少量污染物质,若去掉“几乎”,则不能准确表达这种意思。所以不能去掉,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近即可)

小题1:第④段主要采用列数字(1分)说明方法,作用:能更准确具体地说明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2分)

小题1:后果:严重破坏环境。(2分)造成大陆架边沿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海啸。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时一般方法:表态+解释+分析+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注:不解释“几乎”不扣分,但建议在教学中要求对词语的含义进行解释。)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

小题1: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在文中找出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即可。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可燃冰》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6-09



    2024-09-23-25826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