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嘏阅读理解及答案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嘏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嘏阅读理解及答案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②秦城:长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争取额的两项是(4分)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听到的钟声,还有那青翠欲滴的山色。

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

15.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4.AD

15.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2分)从意境上看,用杨桃、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2分)语言上,这两句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嘏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6695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