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 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

除夜即除夕。

8.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 字的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9.8、答案 “嫌” ,嫌弃,作者衷心感谢这盘残灯不嫌弃自已,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2分) “嫌” 字把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 不嫌弃诗人的情态(2分) ,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2分) (共6分)

9、答案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忧虑(2分) ,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病苦,老之

将至的无奈(3分) 。(共5分)

[解析] 59.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能力,重点是炼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把关键词放入具体语言环境中,关注“嫌” 字及相关语句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同时要写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来揣测诗人的情感,另外要通过注释了解写作背景,达到对诗人思想感情的全面理解。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3756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