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桃花源记》阅读理解练习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练习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练习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文中总写渔人感受的一个成语是:

4、“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

5、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6、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

7、“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8、“村人”“不知不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9、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

10、文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

11、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12、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__”。(用原文语句作答)

13、、文中与苏轼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4、、成语“无人问津”化自文中“ ”一句。

15、、文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16、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了这一点?

1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这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

18、语段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桃花源?

19、请你概括第二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39、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社会: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极强的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练习》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8-1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